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黑泽明电影中的禅宗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11:11

  本文关键词:黑泽明电影中的禅宗美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禅宗美学 黑泽明 自然观 生命观 武士道 无常


【摘要】:禅宗自中国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民众的生活和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日本导演黑泽明被誉为“日本电影天皇”,他的作品在诸多方面都深受禅宗的浸润,从而在日本乃至世界影坛独树一帜。本文从禅宗思想对日本艺术的影响入手,对黑泽明电影由禅宗的自然观和生命观而表现出的禅宗美学进行深度解读,并对黑泽明电影的现代性和对世界电影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文章对禅宗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概述,简要叙述了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形成独特的宗教文化——禅宗,而后又由中国东传入日本,与日本的文化和环境碰撞融合之后,产生了别具风味的日本禅宗文化,并对日本许多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将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的审美意识与禅宗美学做关联性论述,将禅宗文学对于黑泽明创作的影响进行说明。第三,主要从黑泽明电影中具有禅意的物象如花、月、雨、森林四个方面所体现出的禅宗自然观进行论述,体味黑泽明电影中自然意象所表现出的性即自然、自然悟道的美学观。第四,从禅对武士道生死观的影响、自性自度、无常这三个角度来分析黑泽明电影中所体现出的禅宗生命观的观点,论述禅宗生命观的生死如一、生死无常的智慧对电影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主题的升华。最后,论述黑泽明对世界电影的影响,从黑泽明电影的现代性入手,论述黑泽明电影对人性的剖析和对社会堕落的预言。与此同时论述黑泽明对世界电影人的陶染和黑泽明电影的批评反思。总之,从禅宗美学的角度探究黑泽明电影,补充了黑泽明电影研究的一部分空白,对黑泽明电影研究提出新的角度。本文在对日本电影及禅宗美学进行研究的同时加入了日本文化、佛教哲学、东西方哲学、日本文学、日本造型艺术、日本武士道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宗教意识对日本电影艺术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禅宗美学 黑泽明 自然观 生命观 武士道 无常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选题的研究背景9-10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10-13
  • 1.国内研究成果10-12
  • 2.国外研究成果12-13
  •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3-15
  • 1.研究方法13
  • 2.创新之处13-15
  • 一、禅宗的历史发展过程15-24
  • (一)禅宗在中国的缘起与发展15-19
  • 1.禅宗在中国的兴起15-16
  • 2.禅宗对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影响16-19
  • (二)禅宗对日本的影响19-24
  • 1.禅宗在日本的传入19-21
  • 2.禅宗日本化后对民众生活和审美意识的影响21-24
  • 二、黑泽明电影创作的审美渊源24-28
  • (一)黑泽明其人与主要电影作品24-26
  • (二)黑泽明与日本禅宗文化的渊源26-28
  • 三、黑泽明电影中禅宗美学的自然观28-40
  • (一)山川草木兮皆成佛——自然美“顿悟”28-33
  • 1.见花悟道28-30
  • 2.一月普现一切水30-33
  • (二)悠悠禅绪——性即自然33-40
  • 1.一切声是佛声——雨33-36
  • 2.一切色是佛色——森林36-40
  • 四、黑泽明电影中禅宗美学的生命观40-52
  • (一)禅与武士的生死观41-44
  • 1.生死如一——武士道的生死观41-42
  • 2.黑泽明电影中武士的形象42-44
  • (二)自性自度——电影《梦》中的生命观44-47
  • (三)无常的生命观47-52
  • 1.《袅袅夕阳情》与日本隐者文学的禅宗生命观分析47-50
  • 2.见山见水之感——禅与生命的感受50-52
  • 五、黑泽明电影对世界电影的影响52-55
  • (一)黑泽明电影的现代性52
  • (二)对世界电影人的影响52-54
  • (三)对于黑泽明电影的批评与反思54-55
  •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6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春林;死亡和酒的力量——漫评黑泽明的《生之欲》[J];社会观察;2004年08期

2 庞莹;;愿望的实现 理想的寄托——黑泽明之《梦》[J];四川戏剧;2007年01期

3 王文斌;;黑泽明电影的主题传承与风格流变[J];齐鲁艺苑;2009年03期

4 宇木林;;最“哈”黑泽明的十位导演[J];文史博览;2010年03期

5 ;黑泽明的七件武器[J];文史博览;2010年03期

6 欧阳静茹;;电影界的莎士比亚——黑泽明[J];家庭影院技术;2010年05期

7 陈晓东;;大师黑泽明在电影中的技术运用与人文情怀[J];理论界;2011年07期

8 刘佳;;黑泽明的启示:电影与戏曲[J];艺术评论;2011年09期

9 刘佳;;黑泽明的自然物语[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彭吉;;解读黑泽明的警世之作《梦》[J];电影文学;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栗;“强者”黑泽明与他的底片们[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潘凤亮;敬佩“不能保证自传不说假话”的黑泽明[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饶晖(中央戏剧学院);黑泽明:被过度接受的东方导演[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桑克;黑泽明与我们的终点[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黑泽明+电影=不朽[N];东方早报;2010年

6 蓝波;有关黑泽明的两本书[N];学习时报;2010年

7 早报特约记者 支菲娜;从伊丹万作的影迷到 黑泽明的御用场记[N];东方早报;2010年

8 一江;亚洲电影之帝——黑泽明[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黑泽明:为东方电影打开国际市场的文化先驱[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周成林;黑泽明的下半场[N];东方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沙;黑泽明电影中的禅宗美学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2 姜明;黑泽明电影主题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小月;解析黑泽明电影主题思想的传承与流变及日本传统文化的体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潇;试论黑泽明电影的精神发生与结构延展[D];苏州大学;2014年

5 陈静抒;黑泽明美学世界中的莎士比亚[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晴;文本与文化的浸溶[D];西南大学;2010年

7 陈曦;心归何处[D];苏州大学;2011年

8 张炜;黑泽明与张艺谋电影的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9 罗宇红;异曲同工显民族特色[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18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018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3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