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
发布时间:2017-10-14 21:39
本文关键词: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城市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城镇化在给我们带来无限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市交通日益拥堵,人民群众价值观日益迷失等。城镇化发展过快致使人们的心灵渐渐远离城市,回归农村。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中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它植根于人们的骨子里,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将农耕文化的概念移植于城市园林景观中,用农耕文化这一剂良药医治“城市病”,给久在樊笼里的人们以乡村田园意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诟病,改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提出研究课题,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进展,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框架路线以及介绍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第二章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研究,介绍城镇化的时代大背景,综合地对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景观两者进行理论分析,以求将农耕文化景观元素融入城市园林景观,满足时代、社会的需求;第三章以整理搜集的资料为依据,分析农耕文化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价值,提出应用原则,从物境、情境、意境三个层面上研究表达策略;第四章结合案例分析,进一步证实上章所提出的策略方法的实用性,叙述用此指导实践的方法;第五章结论与结语。
【关键词】:城镇化 农耕文化 城市园林 景观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6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9
- 1.1.2 中国城市园林建设存在问题9-10
- 1.1.3 农耕文化介入城市园林建设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11-14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11-12
- 1.3.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12-14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5
- 1.4.1 研究内容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1.5 研究的框架路线15-16
- 1.6 特色与创新点16-17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17-33
- 2.1 城镇化背景研究17-20
- 2.1.1 城镇化的概念17
- 2.1.2 城镇化的意义17-18
- 2.1.3 城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18-20
- 2.2 农耕文化研究20-22
- 2.2.1 农耕文化的含义20
- 2.2.2 农耕文化的形态层次20-21
- 2.2.3 农耕文化的特征21-22
- 2.3 农耕文化景观研究22-32
- 2.3.1 农耕文化景观的含义22-23
- 2.3.2 农耕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23-31
- 2.3.3 农耕文化景观的价值31-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33-54
- 3.1 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价值33
- 3.1.1 人文价值33
- 3.1.2 生态价值33
- 3.1.3 社会价值33
- 3.1.4 经济价值33
- 3.1.5 安全价值33
- 3.2 农耕文化在不同类型园林景观中应用表达33-44
- 3.2.1 公园类城市农耕文化景观案例34-36
- 3.2.2 居住区城市农耕文化景观案例36-38
- 3.2.3 附属区城市农耕文化景观案例38-41
- 3.2.4 带状城市农耕文化景观案例41-43
- 3.2.5 案例总结分析43-44
- 3.3 农耕文化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原则44-45
- 3.3.1 自然生态性44
- 3.3.2 乡土地域性44
- 3.3.3 时代创新性44-45
- 3.4 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策略45-53
- 3.4.1 物质元素的表达——象形45-50
- 3.4.2 精神元素的表达——畅神50-52
- 3.4.3 情感元素的表达——缘情52-53
- 3.5 本章小结53-54
- 第四章 实践项目——南京禄口航空农业园总体规划54-67
- 4.1 项目概况54-55
- 4.1.1 区位分析54
- 4.1.2 现状分析54-55
- 4.2 项目规划原则55-56
- 4.2.1 主题鲜明,特色突出55
- 4.2.2 生态优先,持续发展55
- 4.2.3 趣味互动,参与体验55-56
- 4.2.4 创新管理,经济高效56
- 4.3 策划层面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56
- 4.4 规划层面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56-62
- 4.4.1 农耕文化展示区58-59
- 4.4.2 农耕科技示范区59-60
- 4.4.3 农耕创意体验区60-61
- 4.4.4 农耕休闲游览区61-62
- 4.4.5 小结62
- 4.5 设计层面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62-66
- 4.5.1 道路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62-64
- 4.5.2 绿化种植——芳草鲜美,落英缤纷64-65
- 4.5.3 建筑小品——古朴悠然,浑然天成65-66
- 4.5.4 细部设计——物我相忘,丝丝入扣66
- 4.6 本章小结66-67
- 第五章 结论与结语67-69
- 5.1 结论67
- 5.1.1 分析城镇化背景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67
- 5.1.2 农耕文化介入城市园林景观具有深刻意义67
- 5.1.3 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应具备三个层次的深度67
- 5.1.4 农耕文化景观的表达手法是相互依存的67
- 5.2 结语67-69
- 5.2.1 不足与缺陷67
- 5.2.2 结语67-69
- 参考文献69-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登飞;严贤春;;中国道家思想与道教文化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探析[J];大众科技;2015年07期
2 林建群;徐文廷;;藏地佛教理想景观及其文化景观的布局映射[J];中国园林;2015年02期
3 陈利顶;李秀珍;傅伯杰;肖笃宁;赵文武;;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重点[J];生态学报;2014年12期
4 王辉;李俊卿;王鹏飞;;传统农耕文化在景观中的表达[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5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2期
6 夏学禹;;农耕文化的传承价值与路径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2012年12期
7 李二玲;庞安超;朱纪广;;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J];地理研究;2012年05期
8 李树华;;“天地人三才之道”在风景园林建设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探解——基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风景园林设计论研究(一)[J];中国园林;2011年06期
9 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10 李欣;魏春雨;;都市绿岛——一种城市有机共生模式畅想[J];中外建筑;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1033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033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