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4:18
本文关键词:绿色建筑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伏发电 绿色建筑 BIPV 并网 电气设计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问题的日益严峻,对清洁能源的应用研究已成为世界备受关注的课题。当今光伏发电技术日趋成熟,光伏发电系统的运用已纳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范畴。然而对于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结合的电气设计方法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因此本论文以绿色建筑中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计方法为研究课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分析绿色建筑光伏发电系统相关理论知识:首先分析了光伏电池、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气性能;其次对比不同类型的光伏发电系统特点,并指出各自适用环境;最后从建筑及结构专业角度进行研究,提出3种光伏系统与建筑有机结合设计方法。2.建筑中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设计方法: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部分。首先提出建筑中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内容和原则,为研究其设计方法提供思路;其次深入分析系统各部分的设计方法,研究光伏方阵的组件联结和排布设计,逆变器、蓄电池及充放电控制器与系统的匹配设计,配电系统的设计,根据接入点电压不同提出3种并网方案;最后分析并制定光伏发电系统适应性能优化策略,从提高系统发电能力与电能质量方面进行深入剖析。3.建筑光伏发电系统电气设计案例分析:这是本文理论验证部分。在利用第二、三章绿色建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法的前提下,首先根据工程进行需求分析及气候环境分析,然后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利用PVsyst软件对该工程进行设计模拟、仿真及发电量预测,其结果表明该建筑光伏发电系统的节能效果明显,可实现绿色建筑产生能源的目标。充分说明在绿色建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中,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及优化策略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光伏发电 绿色建筑 BIPV 并网 电气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01.5;TM6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2 课题的研究及发展现状11-12
- 1.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12-14
- 第二章 绿色建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基础14-27
- 2.1 光伏建筑一体化概述14-15
- 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5-21
- 2.2.1 光伏电池组件15-18
- 2.2.2 控制器18
- 2.2.3 逆变器18-20
- 2.2.4 蓄电池20-21
- 2.3 建筑光伏发电系统类型21-22
- 2.3.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21
- 2.3.2 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21-22
- 2.4 光伏组件与建筑结合设计分析22-26
- 2.4.1 光伏组件与屋面结合设计22-23
- 2.4.2 光伏组件与建筑立面结合设计23-25
- 2.4.3 光伏组件与遮阳板结合设计25-26
- 2.5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并网设计27-51
- 3.1 电气设计内容和原则27
- 3.2 光伏方阵设计27-34
- 3.2.1 太阳能电池选型设计28
- 3.2.2 光伏组件排间距设计28-31
- 3.2.3 光伏组件联结设计31-34
- 3.3 光伏发电系统设备设计34-39
- 3.3.1 逆变器的选型分析34-37
- 3.3.2 蓄电池选型及容量确定37-39
- 3.3.3 充放电控制器选型分析39
- 3.4 供配电设计39-44
- 3.4.1 汇流装置设计39-41
- 3.4.2 交/直流配电柜选型分析41-42
- 3.4.3 防雷接地设计42-44
- 3.5 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设计44-46
- 3.5.1 并网设计内容44
- 3.5.2 并网设计方案44-46
- 3.5.3 电能计量46
- 3.6 光伏发电系统适应性能优化策略分析46-50
- 3.6.1 系统发电能力优化策略46-49
- 3.6.2 系统电能质量优化策略49-50
- 3.7 本章小结50-51
- 第四章 某办公楼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分析51-66
- 4.1 工程概况51
- 4.2 地理及太阳能辐射量分析51-52
- 4.2.1 地理气候分析51-52
- 4.2.2 太阳辐射量分析52
- 4.3 该工程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52-65
- 4.3.1 光伏方阵设计53-57
- 4.3.2 光伏系统设计57-61
- 4.3.3 供配电系统设计61-63
- 4.3.4 并网设计63-64
- 4.3.5 系统发电量预测64-65
- 4.4 本章小结65-66
- 结论与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0
- 附录70-7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1-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韶瑶;唐成君;章为;姜兴华;陈晓明;;建筑输出能量——太阳能光伏电技术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2015年11期
2 王远;;公共建筑遮阳设计及运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5年08期
3 王悦霖;;独立运行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21期
4 蔡一凡;张臻;刘升;全鹏;;便携式智能太阳辐照传感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5年06期
5 魏立明;徐鹏;;民用建筑光伏供电系统电气仿真设计[J];现代建筑电气;2015年04期
6 何丽君;王明渝;;电网电压不平衡时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现代电力;2015年02期
7 吴旭鹏;解大;戴敏;赵万剑;;上海居民光伏发电并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分析[J];电力与能源;2014年04期
8 刘哲;傅秀章;岳文昆;;长三角地区不同遮阳形式效果对比研究[J];新建筑;2014年04期
9 章激扬;李达;杨苹;许志荣;周少雄;;光伏发电发展趋势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4年02期
10 林智钦;;中国能源环境中长期发展战略[J];中国软科学;2013年12期
,本文编号:1129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129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