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卡通艺术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1 21:02

  本文关键词:卡通艺术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建筑大学》 2015年

卡通艺术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陈阳博  

【摘要】: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卡通作为一种大众通俗艺术,日渐成熟,影响社会的多个领域,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而形成了一种秉承“娱乐至上”的卡通文化。与卡通相关的影像,书籍,游戏,玩具等产品数不胜数。卡通产业作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某些国家甚至成为了支撑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基于环境设计学科下的卡通艺术研究,既有助于我们提高视觉设计的理论水平,同时有利于丰富设计语言,加强多学科间的合作,更是对当下优秀流行文化的提炼萃取。另外,符号学与环境设计联系密切,近年来中外学者对其相关领域的研究颇多,提出了诸多看法。因此,笔者选择了卡通艺术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作为研究的方向。论文中采用大量实例分析手法,立足于卡通艺术的应用价值分析,对卡通艺术符号的形式、意义、运用和再创造做出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将符号学理论应用于具体的设计领域,借用大量实际案例,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的探讨研究卡通艺术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规律。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谈研究对象,即卡通艺术符号的解读,从卡通艺术的历史,表现形式的解读,延伸至卡通艺术的符号化和符号特征的解读。第二部分是谈研究对象的价值,即卡通艺术符号的价值分析。笔者提出了卡通艺术符号具有的四种价值:艺术价值、功能价值、经济价值、技术价值、历史价值;并一一对其分析梳理。第三部分是例证分析,即卡通艺术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从建筑环境,景观环境,室内环境三种空间形式入手,结合卡通艺术符号的自身价值,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第四部分是规律总结,即卡通艺术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法则,结合前文内容,笔者总结并提出了卡通艺术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的类型,应用的优势与不足,应用的规律,以及对应用创新的更新思考。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卡通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这一课题的研究,发掘卡通艺术的多重价值,为卡通艺术符号在日后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意见和理论依据,为当代环境设计多元化发展提供新思路,也为卡通艺术的良性发展努力建设一个新的平台,让卡通这一艺术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当代设计;更是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能够引起更多设计师和学者的关注,为与该课题相关的设计与研究工作提供更多可借鉴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3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迎尔;建筑符号学引论——关于建筑的符号性问题的讨论[J];新建筑;199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飞;艺术设计符号的形式、意义及运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舒波;符号思维与建筑设计[D];重庆大学;2002年

3 王刚;艺术设计符号学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彭建平;当代卡通形象设计的文化蕴意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鲁卫平;品牌理念下的卡通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赵颖;山东民间艺术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7 杨静;室内空间的情感设计[D];大连工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代吉;;人类学研究方法在艺术研究中的运用——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加热村觉木龙藏戏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何淑娟;;试析徽商衰落的文化成因[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杜军虎;;社会学方法论在我国艺术设计批评中的应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舒纲旭;;关于VI设计实践教学的探索[J];书画世界;2009年04期

5 李思龙;;关于语言单极化和文化趋同化问题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周天骄;;观念海报设计的图形符号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7 张智燕;;楚纹饰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8 孙甜甜;孙赵军;;无悔的艺术追求——毕加索印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龚婷;;僭越与颠覆——狂欢化理论视野中的《超级女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李秀岩;郭振宇;;通俗音乐文化审美气质的变异与本真回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超;;基于区域视角的河北省文化产业定位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昀京;;科学在中国普及的历史分期探讨[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夏雪;;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清芳;;大众传播·社会角色·和谐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陈静静;;大众传媒中的文化冲突建构——“100%安全套项目”报道的个案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赵长雁;;社区·女性·媒介:族群身份获得的特殊影响因素及其反思——以景洪一个白族社区为个案[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7 王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思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8 仲晨;;平面设计——设计梦想开始的地方[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9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左永平;;“魔巴制度”——佤族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支柱[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方忠;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毓卉;电子媒介时代的“大话”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任小燕;南京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秀;当代视觉文化传播的负效应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林琳;格式塔(完形)原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天津美术学院;2007年

5 谢磊;品牌符号化现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注重室内环境中的情感体验[J];安徽建筑;1998年04期

2 施俊;;图形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象征意义[J];包装工程;2007年02期

3 闫冉;;小卡通“撬动”大财富 浅论卡通的行销价值[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4年06期

4 秦丽萍;弗洛伊德与荣格艺术动力论比较[J];东岳论丛;1998年02期

5 徐凯;;浅谈平面艺术形式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运用——超平面艺术表现形式之“三维立体绘画”[J];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6 曾华浩;;地域特色景观设计探析[J];防护林科技;2007年06期

7 王磊;;龙山文化中黑陶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2期

8 张朝晖;符号学与环境艺术设计[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赵静蓉;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论[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10 曾坚;从传统园林到当代的解构──藤井的解构理论对我们的启示[J];建筑学报;1997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昂;山东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广龙;当代景观的审美转型[D];天津大学;2003年

2 彭欣;由“卡通热”的文化现象引起的思考[D];西南大学;2006年

3 王燕;潍坊城市景观中地方民俗元素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庆;居住内部环境设计初探[J];当代建设;2000年05期

2 施志荪;探寻自然理趣——环境设计中一个永恒的意念[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年03期

3 魏志芬,王玉洁;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因素[J];中国园林;2000年04期

4 杨波;;校园环境设计的思考[J];陕西建材;2002年10期

5 时家瑞;丰富宜人的环境设计[J];建筑创作;2002年Z1期

6 鲁宾;环境设计的“限定”和创新[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7 陈方;规划重构与社区环境设计——鹏达花园环境设计简介[J];建筑学报;2002年08期

8 ;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总体环境设计[J];规划师;2003年11期

9 闫育红;日本环境设计艺术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武渝;论商住综合小区的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元斌;;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2 王东斌;赵艳华;;因地设景 质朴自然——某基地环境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3 李洁;;试论传统色彩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孟庆林;陶杰;;关于城市生态气候环境设计的自然调和理论与技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谢杰;;环境设计中节能环保的层面探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郭恩慈;伍捷恒;;从老当益壮到大器晚成 长者为本生活环境研究及设计[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育帆;姚玉君;;新诗意山居——“香山81号院”(半山枫林二期)外环境设计(英文)[A];Selected Papers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C];2008年

8 孙大明;李菊;;建筑区域外环境设计评价方法及工程应用[A];2008天津绿色建筑论坛、2008天津建材行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黄永利;;基于素色基调下的服装店铺环境设计与产品展示陈列研究[A];2013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全璨璨;蒋春其;范丽琨;;第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杭州展园环境设计探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雷;[N];法制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徐锐;[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刘学华 通讯员 张斌华;[N];中国商报;2000年

4 山水;[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杨煜莲;[N];中国建材报;2004年

6 记者 徐敏;[N];建筑时报;2007年

7 通讯员 高军栋 记者 王春楠;[N];连云港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史涌涛;[N];大同日报;2005年

9 ;[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胶南市城乡建设局局长 毕维准;[N];青岛日报;2006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卡通艺术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卡通艺术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7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37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8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