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安全预警与调控措施研究
本文关键词: 生态安全 预警 调控措施 3S技术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吉林省辽河流域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吉林省辽河流域近几年来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传统的工业经济领域,吸引了大量人口和生产力,在经济、工业、农业等方面有显著发展;但是同时研究区范围内也存在景观结构类型单一,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面源污染严重,水体径流量小,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针对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安全开展了预警与调控研究。结合区域特点建立了一套预警指标体系,涵盖了水环境安全、土壤环境安全以及生物环境安全三个方面;借助3S技术,通过对研究区不同年份遥感影像的处理以及非遥感数据的空间化,获得了1989年、2000年、2008年、2012年四个年份不同预警因子的时空变化数据,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评价生态安全警情。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范围内警度共分为五级,一级到五级分别代表无警、轻警、中警、重警、极重警,生态安全程度逐级下降,各级面积占比分别为2.13%、33.47%、33.85%、21.66%以及8.99%;一级区域面积和五级区域面积相对较少,研究区大部分地区处于二级到四级中间等级范围内。通过最小累积阻力计算后,得到不同时空尺度下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安全警情演变趋势,并且计算出不同调控情景下警情的演变结果;通过设置水质调控情景、土地生态安全调控情景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控情景三个情景模式,对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安全调控问题进行模拟。结果显示:1989年~2012年,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安全警情现状均被分为五级。1989年是研究时间范围内警情状况最严重的一年,处于警情一级区的区域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0%,而处于五级警情的区域则达到了48.67%;2000年警情分布则较为平均,五个等级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13%、22.81%、27.18%、19.13%和18.74%;2008年研究区警情明显恶化,一级警情区域面积占比9.33%,而五级区域面积占比为40.00%;2012年警情有所好转,五级区域面积占比减少到8.89%,是研究范围内五级警情面积占比最少的一年,但是一级区域占比同样也在减少,仅为2.13%。通过情景调控后,在设立的三种情景调控模式下,研究区整体警情状况有明显好转,三个情景警情一级区域分别增加到了22.01%、30.86%和17.51%;与此同时处于五级警情的区域面积占比则有明显下降,分别为8.21%、1.04%和4.63%。根据研究结果,针对研究区警情状况,提出具体调控措施和策略,应该全面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并且实施危险废物处置工程;同时重视江河治理,全面控制面源污染,加强环境监测和生态安全预警能力建设;推进建设生态城市,整治农村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本文依托于吉林省科技厅《基于3S技术的区域关键性生态空间辨识与生态安全预警研究》项目,针对吉林省辽河流域进行了生态安全预警和调控措施的研究,是流域生态安全研究的有益尝试,本文采用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生态安全预警领域应用较少,具有方法创新,对深入开展流域生态安全研究的科学方法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eco - safety in Liaohe River Basin in Jilin Provinc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3S technology .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 the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safety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area of the province of Jilin Province , which is based on 3S technology , is a useful attempt in the research of ecological safety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measures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西琴;张艳会;张远;;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的生态环境效应及治理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5期
2 李秉文,刘明,冯明祥;辽河流域水质预警预报系统的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00年09期
3 杨光;陈阳;程雪源;丁颖;范永波;郑俊;;东辽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1年05期
4 马英华;张玉钧;石玲;;辽河流域台安生态旅游区规划必要性探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史纸书;辽宁限期关闭辽河流域2万吨以下制浆生产线[J];中华纸业;2002年08期
6 王西琴;张艳会;;辽宁省辽河流域污染现状与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3期
7 刘瑞霞;李斌;宋永会;曾萍;;辽河流域有毒有害物的水环境污染及来源分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4年04期
8 刘峰;;辽河,你的未来不是梦[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7年05期
9 傅金祥;白雨平;马兴冠;郭海军;杨颖显;王文冬;;辽河流域主要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J];现代化工;2012年11期
10 邰姗姗;李艳红;;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兵;梁冬梅;包丽艳;刘艳君;;辽河流域(吉林省部分)水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2 孙长君;吴晓东;李书涛;王子胜;;辽河流域棉区杂交棉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刘星才;徐宗学;赵洁;牛翠娟;;水生态一级分区技术及其在辽河流域的应用示范[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4 李健;李辉;;辽河流域化工行业废水处理技术评估方法初探[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5 李鹏;;辽河流域利用雨水资源应对气候变迁思路[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高宝;傅泽强;沈鹏;邬娜;谢园园;李林子;;辽河流域(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初探[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7 王子胜;徐敏;刘艳珍;金世杰;韩晓军;胡玉枢;;辽河流域棉区棉花超高产创建示范研究进展[A];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仲刚;王殿武;许海军;;辽河流域2005年“全信息动态综合优化预报调度”方法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曹晓峰;曲彦斌;;辽河文化研究是文化兴省的一篇大文章[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张峥;卢雁;邵亮;吕晓洁;徐成斌;;利用着生藻类评价辽河流域水质状况[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马义 丁铭;最新考古发现:龙“诞生”在辽河流域[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刘佳;辽河流域农业地调通过评审[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记者 曹中夫;辽河流域超九成土壤可种粮食[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记者 刘佳;辽河流域农业地质调查取得重要成果[N];辽宁日报;2006年
5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刘芙君;辽河流域历史发展中的女性文化图景[N];光明日报;2008年
6 记者 徐泽生;辽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状况摸清[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7 韩慧邋俞安;打响“辽河流域污染整治”攻坚战[N];抚顺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锋德 罗兆军;辽河流域:综合治污正攻坚[N];中国水利报;2008年
9 记者 路经波;省检查组来溪检查辽河流域治污情况[N];本溪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秦逸;辽宁中部七市人大联手为辽河流域治污[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博;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吉林省辽河流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优化配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綦巍;辽河流域土地适宜性地球化学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屠克豹;基于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区河流生态流量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黄荣;辽河流域河流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分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隋立民;完善辽河流域管理体制的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赵吉刚;辽河流域水污染源监控与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陈慧颖;辽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模型反问题的卡尔曼滤波方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6 沈玉冰;辽河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D];辽宁大学;2016年
7 黄川川;清末民初辽河流域水利工程资金筹措及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8 郑娇琦;基于RS和GIS的辽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9 张硕;基于MIKE软件建立辽河流域水质模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10 张书源;基于流域尺度的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研究[D];沈阳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482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48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