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现代城市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环境设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6 15:18

  本文关键词:现代城市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环境设计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农业大学》 2007年

现代城市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环境设计的研究

李若男  

【摘要】: 20世纪中叶,世界掀起了滨水区开发的热潮,世界上大多数滨水城市都已开始着手滨水地区再开发建设,人们期望通过滨水空间的建设,为城市重新注入活力。在漫长的滨水区开发中,滨水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以及现代人对绿色空间的追求也已逐渐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重视,在这股热潮中兴建起来的滨水居住区以其特有的魅力极大的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心理需求。 休闲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城市住宅从开敞自然的住屋形式演变为高速密度的公寓楼的现代社会,休闲活动成为人们缓解压力、放松情绪的方式之一。而居住区的休闲空间正是休闲活动的载体。如何在现代滨水居住区中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创造出更加具有欣赏性和人性化的休闲空间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从滨水区、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以人们休闲方式、行为心理、使用需求等做为铺垫,为以后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参考了大量实例,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滨水居住区案例的分析以及对合肥市已建成的滨水居住区进行实地调查,对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的总体规划布局、硬质景观、居住区绿地、滨水绿带、水域研究、公共设施及小品等的研究后,指出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诸多方面,并对滨水居住区的休闲空间提出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给予设计对策。文章最后通过笔者自己设计的实例的分析验证了研究内容的可行性。 本研究结果为设计者拓展了设计思路,为今后的滨水居住区的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依托,给居住区空间设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为今后居住区的休闲空间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所涵盖的范畴广泛,涉及人体行为学、环境心理学、城市社会学、以及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为居住区休闲空间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U984.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文献综述9-14
  • 1.1 选题背景9-10
  • 1.1.1 休闲的日益流行9
  • 1.1.2 滨水区的复兴给房产商带来的潜力9
  • 1.1.3 塑造城市形象9-10
  • 1.2 滨水居住区建设实践研究10-14
  • 1.2.1 滨水居住区兴起的原因10
  • 1.2.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0-14
  • 2 引言14-17
  •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
  • 2.1.1 研究的目的14
  • 2.1.2 研究的意义14
  • 2.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4-15
  • 2.2.1 研究的内容14-15
  • 2.2.2 研究的方法15
  • 2.3 研究框架15-17
  • 3 概念界定及内涵17-28
  • 3.1 城市滨水区相关基本阐述17-19
  • 3.1.1 基本概念17
  • 3.1.2 界定17-18
  • 3.1.3 生态系统18
  • 3.1.4 景观特征18-19
  • 3.2 休闲19-22
  • 3.2.1 休闲的缘起及其相关研究的发展19
  • 3.2.2 休闲的概念及相关词意辨析19-21
  • 3.2.3 休闲的特征和意义21-22
  • 3.3 休闲行为22-26
  • 3.3.1 休闲行为的类型22-25
  • 3.3.2 行为与环境25-26
  • 3.3.3 居住区中休闲行为的特点26
  • 3.4 休闲空间26-28
  • 3.4.1 运动型休闲空间、实用型休闲空间、文化型休闲空间27
  • 3.4.2 室内休闲空间和室外休闲空间27
  • 3.4.3 主体性休闲空间和附属性休闲空间27-28
  • 4 城市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28-34
  • 4.1 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的构成要素28-30
  • 4.1.1 空间形态上的组成要素28-30
  • 4.1.2 主观心理构成要素30
  • 4.2 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的尺度30-32
  • 4.2.1 空间尺度31
  • 4.2.2 心理尺度31-32
  • 4.3 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的功能32-34
  • 4.3.1 使用功能32
  • 4.3.2 审美功能32-33
  • 4.3.3 生态功能33-34
  • 5 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34-61
  • 5.1 规划设计的目标与原则34-37
  • 5.1.1 目标34-35
  • 5.1.2 原则35-37
  • 5.2 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的整体规划设计37-40
  • 5.2.1 道路体系设计37-39
  • 5.2.2 人与环境协调的设计39-40
  • 5.3 休闲活动设施的规划设计40-41
  • 5.3.1 休闲活动设施的研究范围40
  • 5.3.2 休闲活动设施40-41
  • 5.4 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的构成要素设计41-61
  • 5.4.1 硬质景观设计41-52
  • 5.4.2 绿化环境设计52-57
  • 5.4.3 水域与岸线的设计57-61
  • 6 实例分析61-65
  • 6.1 项目背景61
  • 6.2 项目现状概况61
  • 6.3 设计理念和设计目标61-62
  • 6.3.1 设计理念61-62
  • 6.3.2 设计目标62
  • 6.4 设计构思62-65
  • 6.4.1 环境的空间营造及功能布局63
  • 6.4.2 道路系统63-64
  • 6.4.3 硬质景观设计64
  • 6.4.4 绿化设计64-65
  • 7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70
  • 附表70-83
  • 致谢83-84
  • 作者简介8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李洪波;黄安民;;历史文化名城休闲空间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刘佳;;居住区休闲空间环境研究[J];山西建筑;2006年02期

    3 汪高;;厨卫 快乐生活休闲空间[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6年01期

    4 关莉;李洪波;;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发展演变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5 吴为;元子;孙翔宇;;茶室的角色扮演[J];缤纷;2011年06期

    6 韦松林;彭璐;;被动式休闲空间——广州市山水庭苑湖景区园林规划设计[J];广东园林;2007年01期

    7 刘艳华;;论城市休闲与休闲空间的打造[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2期

    8 姜辽;张述林;黄红星;;休闲空间营造的若干问题探讨[J];重庆建筑;2008年07期

    9 彭璐;;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营造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吕向芳;李琰君;张静;;西安灞河滨水区休闲空间景观设计初探[J];大众文艺;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红;刘聪;李玉臻;;休闲空间理想形态探讨——重庆“嵌入种植”城乡休闲共生体布局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2 吴国清;叶欣梁;;城市休闲空间分布与配置——以上海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邓宝忠;;寒地居住区老年人休闲空间设计[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敏;张宜轩;刘学;汪飞;;基于认知的南京城市文化休闲空间微区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蔡文彩;;台北都会区的发展休闲空间[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匡荷花;韩静;;学生休闲空间与考试制度的探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张中华;张沛;;西安大都市休闲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唐子颖;吴必虎;;旅游城市公共游憩地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刘彬;;营造商业街区的人性空间[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俊;陈丽坤;;海滩管理制度对游客行为及态度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大小梅沙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霍红 通讯员 张新 王萌;[N];沈阳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太平;[N];常德日报;2010年

    3 记者 潘燕 实习生 贾晓娜;[N];郑州日报;2006年

    4 章译编译;[N];中国花卉报;2009年

    5 记者 葛树法 陈娜 实习生 王娜娜;[N];江南游报;2008年

    6 李方凯;[N];友报;2007年

    7 北京来也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杨振之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陈谨;[N];中国旅游报;2006年

    8 张安定;[N];东莞日报;2011年

    9 程伟虹;[N];江阴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颖;[N];中国花卉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建;都市休闲空间的整合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包相;基于休闲理念的杭州城市空间形态整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谢祥财;北京城市河道景观改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侯运华;晚清狭邪小说新论[D];河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若男;现代城市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环境设计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2 李丹;开放型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浅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3 寇敏;商业综合体建筑公共区域中休闲空间设计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赵利卫;城市休闲空间系统的建构[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5 陈运桥;西安城市住区老年人户外休闲空间发展变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方田红;上海城市休闲空间布局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杰;滨水区休闲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8 赵强;重庆市民习俗文化与街巷休闲空间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陈春华;线性休闲空间与动态景观创造[D];重庆大学;2003年

    10 付俐媛;校园健身与休闲空间景观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城市滨水居住区休闲空间环境设计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6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66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9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