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坂畲乡风情旅游村景观规划设计
本文选题:乡村旅游 切入点:规划设计 出处:《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得到了极大扩张,随之而来的是有着特色乡村风貌和乡土景观的村落也正在逐渐消亡。所以,要加大对乡村景观的可持续研究,保护和开发应用研究。当今社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由于平时工作压力大,渴望回归田园、返璞归真、解放心灵,由室内走向室外的解压方式,国内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追捧。它不仅具有有利于保护乡村特色资源等文化生态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拉近城乡距离等经济的特点,可以达到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本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现状和畲族村旅游现状进行研究归纳,并提出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本规划设计充分尊重生态现状和利用自然资源,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和畲族风情,创造具有地方精神和文化价值的休闲度假的空间。根据立足生态、保持原真、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规划原则;充分满足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的心灵需求;突出“畲乡风情”、“休闲旅游”的主题:通过整合山水风光、丰富场地绿化、塑造景观节点、完善配套设施、增加小品设施、打造畲族体验游等策略。最终达到以东坂村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将特色畲族民俗文化与区域自然景观资源相结合,打造东坂畲乡风情休闲旅游村的整体景观风貌的目标。希望通过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有利于保护具有特色乡村风貌和乡土景观的村落和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scale of the city has been greatly expanded, follow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ral landscape and rural villages are gradually dying out.Therefore, we should increase the sustainable research on r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Nowadays, people living in cities are eager to return to idyllic garden, return to nature, liberate their hearts, and go from indoor to outdoor because of the pressure at ordinary times, so the domestic rural tourism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and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It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ur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but also can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promot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raw closer the dista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Can achieve cultur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a win-win situation.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tourism status of she nationality village are studi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v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This plan and design fully respects the ecological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excavates the loc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she nationality amorous feelings, creates the leisure vacation space which has the local spirit and the cultural value.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planning based on ecology, maintaining original reality, adap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highlighting characteristics; fully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citizens for leisure, entertainment, tourism and vacation; and highlight the "she Township style".The theme of "leisure tourism" is to integrate landscape scenery, enrich site greening, shape landscape nodes, perfect supporting facilities, increase sketch facilities, and build she nationality experience tour.Finally, it reaches the background of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Dongban Village, taking the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 as the core, combining the folk custom culture of the she nationality with the regional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and creating the overall landscape style and features of the style leisure tourism village of Dongzan she village.It is hoped that the rural leisure tourism landscape planning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protection of villages with special rural features and local landscape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苏洪文;;浅析呼伦贝尔市旅游节庆的深层次开发[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03期
2 张聚珈;张琦;李国翠;李林峰;王旭;胡玉鹏;;鞍山市千山风景区旅游节庆策划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3期
3 吴丽娅;;对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2期
4 任唤麟;龚胜生;刘冬梅;;武汉城市圈旅游形象塑造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5 延艳芳;张文静;曹亚平;;廊坊旅游业奥运后发展模式分析[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发秀;;浅谈旅游节庆品牌的打造[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苏勇军;;宁波市海洋旅游节庆品牌塑造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刘际星;;浅析旅游节庆的主题策划方法[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黄翔;郎丽;吴娟;;湖北旅游节庆与品牌建设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吴清波;;政府在红色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余姚市红色旅游发展情况为例[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6 麻益兵;;“中国畲乡三月三”旅游节庆运营模式创新研究[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7 傅文伟;;评析旅游开发实践中的几个误区[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8 骆焉名;连好宝;骆焉名;;赴浙江省杭州、绍兴市调研旅游市场和价格问题的汇报[A];2002年全省价格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申健健;;地方旅游节庆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宝泉;;让延安红色旅游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论延安红色旅游的跨越式发展[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民宪;对宁波打造中国旅游节庆名城的思考(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陈民宪;对宁波打造中国旅游节庆名城的几点思考(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梅凌峰 记者 黄欢;全市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举行[N];南昌日报;2010年
4 记者 冼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获“最受网友喜爱旅游节庆”奖[N];南宁日报;2011年
5 江苏省节庆协会 王洁平;旅游节庆的创新和转型[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本报驻上海记者 张斌;上海 旅游节庆让游客受益[N];中国旅游报;2013年
7 班若川;旅游节庆要力戒“花架子”[N];中国旅游报;2013年
8 河南记者站 张明灿;新郑州 新旅游 新风采[N];中国旅游报;2001年
9 魏小安;促进旅游目的地的新发展(上)[N];中国旅游报;2002年
10 谢峻 寿利宏;专家学者为浙江旅游节庆把脉[N];中国旅游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其元;旅游城市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武虹剑;省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玲;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陈德广;旅游驱动力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王f^;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国忠;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陈焱;基于GIS的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柴寿升;休闲渔业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范继跃;芦山县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悦明;山东省旅游节庆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唐楠;中国旅游节庆品牌建设与国际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魏芸;旅游节庆符号营销策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任国才;我国旅游节庆市场化运作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李国平;地方旅游节庆策划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俞杨俊;旅游节庆策划系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成曦;旅游节庆系统构建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连建功;中国旅游节庆驱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于淼;我国现代旅游节庆的特征[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张文姣;吉林省旅游节庆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00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70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