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对顾恺之人物画的审视
本文选题:人物画 + 传神写照 ; 参考:《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05期
【摘要】:顾恺之的"传神写照"的绘画理念在中国古代画家和画论中独树一帜。他的绘画理论及作品是中国美学史上重要的一章。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绘画理论,可以说都是在顾恺之绘画美学观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完善的。从现存的古代画迹来看,人物画的发展在魏晋时期出现了大的飞跃,在这段发展过程中,顾恺之的"传神"论,对绘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Abstract]:Gu Kaizhi's painting idea of "vivid portrayal" is unique in ancient Chinese painters and painting theory. His painting theory and works are an important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The rich and colorful painting theory in ancient China can be said to be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perfected on the basis of Gu Kaizhi's aesthetic view of painting. From the existing ancient paintings, the development of figure painting appeared a great leap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 this development process, Gu Kaizhi's "vivid" theory, played a key role in painting.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强;论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美学诉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1期
2 汪龙苗;;浅谈新彩人物画的形神表现[J];中国陶瓷工业;2011年04期
3 曹琼晓;;魏晋南北朝绘画造形问题研究[J];文教资料;2010年28期
4 应稼昌;;如梦的诗——解析女画家罗来瑛笔下的古代人物画[J];改革与开放;2005年04期
5 朱天爱;;瓷上人物画形与神的相互关系[J];中国陶瓷;2007年06期
6 李文奎;;中国人物画之再认识[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庄伟;信手拈来 以意为之——评林逸鹏的意笔人物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9年02期
8 胡山华;传统人物造型艺术的审美追求[J];东方艺术;2005年15期
9 李章惠;;顾恺之“传神”论的阐发与衍变[J];戏剧文学;2007年08期
10 周京新;人物难画[J];美术研究;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延声;;十年一梦 再铸国魂——从“正气篇人物画”到“魂系山河画卷”[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2 李芹;;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现实主义创作[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陈争鸣;;中国古代绘画“形神”论与新闻摄影[A];现状、挑战、展望——第五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黄叶;;仙游画家“二李”述评[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彭国忠;;唐五代北宋绘画与词[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6 庸非;;探讨漫画中线的运用[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7 王斌;;中国画写意人物的笔墨技法及程式性教学法则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8 马鸿增;;“写画”美学观论纲[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屈一锋;;论中西不同的民族心理对绘画风格的影响[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10 ;秦国良[A];'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嘉 宣;抱石人物画得之于心[N];中国商报;2004年
2 卢坤峰;方增先人物画大展[N];美术报;2009年
3 雏青之;奋行在生命·岁月·时代与艺术的交叉路径上[N];中国艺术报;2007年
4 贾德江;中国写意人物画的一面旗帜[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孙克;人物画艺术的新收获[N];文艺报;2009年
6 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长 吴山明;“浙派”人物画的当代进程[N];美术报;2001年
7 李旭昊 刘庆春;问心哪得明如许 惟有高洁媚佳人[N];市场报;2006年
8 曹玉林 丁艺元;形神俱得 意态兼夺[N];中国艺术报;2008年
9 何文;富丽典雅 秀美传神[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何辉;情系高原[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睿;悲悯的人文情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2 樊波;魏晋风流——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审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吴冠华;存形 传神 尚意[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4 周晋;写照传神—晋唐肖像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7年
5 成佩;黄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6 李根雨;20世纪中、韩水墨画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7 张见;传教士影响下明清人物画风之嬗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黄欢;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初探[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白苓飞;论蒋兆和人物画的悲悯情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张建伟;选择转换与融创[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菁菁;中国古代漆绘人物画范例技法研析[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2 王曦;超凡脱俗,,质朴无华[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张希;晚明社会文化与陈洪绶人物画风格的形成[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4 谢晓霞;凝神写心、千古绝唱[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银花;陈洪绶人物画创作综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辛;浅析陈洪绶人物画画风的变异[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红云;陈洪绶人物画艺术美学理念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石改平;试论新时期水彩人物画的创新与发展[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刘保华;中国人物画“传神”的历史渊源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宋述林;晋唐人物画形与意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25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025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