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徽州当代住区景观设计地域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6 09:46
【摘要】:面对世界全球化的步步紧逼,世界大同文化正在一步步侵蚀地域文化的内涵,城市的记忆日渐模糊,对“舶来风”趋之若鹜,特色逐渐消退。徽州古人秉承“天人合一”的儒道思想留下了璀璨的徽文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地域文化的珍重,对徽州地域文化投入越来越多的重视。住区景观作为传承地域特色的载体,不仅仅是形成某种风格,而应该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地域特色的思路和方法。在满足人们视觉审美的感官层面,更多的要让人们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是一种地域文化内涵的物象表达。本文结合场所精神、本土文化、批判的地域主义相关理论,探讨了住区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内涵,文章以黄山市三个不同模式的住区为例,从空间布局,意象解读、意境诠释三个方面分析了徽州当代住区景观设计对徽州地域特色的表达。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徽州当代住区特色景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从设计原则的角度而言,要尊重场地环境,重视文脉传承,构建人文生态景观。从设计方法的角度而言,要注重地方植物的配置,提取地域文化符号,运用地方材料和营造技艺,吸收地域色彩之美。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ression of Huizhou's regional features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Huizhou's contemporary residential area from three aspects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nnotation. On this basis, summarized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design methods of Huizhou contemporary residential landscap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esign principles, we should respect the site environmen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heritage of context, and construct the humanistic ecological landscape.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U984.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兆祯;;借景浅论[J];中国园林;2012年12期

2 陈开曦;;水口林:古徽州遗落的美[J];森林与人类;2012年07期

3 田鸿喜;姜小静;;徽派建筑元素——马头墙之美[J];大众文艺;2012年11期

4 吕宁兴;耿虹;;中国城市建筑景观与后殖民主义批评——中国城市建筑景观“趋同”的思想根源及其出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5 关传友;;徽州地区的风水林[J];寻根;2011年02期

6 冯静;;居住区水景观设计探讨[J];地下水;2011年01期

7 王锦坤;;徽州天井的文化意蕴[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李飞;;论“无水似有深意”的中国传统园林山水理景方法[J];中国园林;2010年04期

9 ;徽州祠堂的规制[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谈理;;徽州古村落色彩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场所精神营造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2 王婷;徽州古村落的水口文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3 甘琦;徽州传统聚落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4 张燕;从新安书画到徽州水口园林的意境创造[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5 周振兴;明清徽州民居街巷空间的保护与传承[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王理阅;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小品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辛福森;徽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基本特征和基因识别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8 付长丽;苏州园林漏窗造型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小溪;生态景观设计中人文元素的融合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沈超;徽州祠堂建筑空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25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125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f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