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农艺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7 11:53
【摘要】: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古的老文明古国,也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农耕文明是最科学的文明,一方面,它正确认识自然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在顺应自然趋势的情况下,发明了引水灌溉技术、稼接技术、杂交水稻技术、鱼稻养殖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做到了“合天时,量地利,物人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化建设,农业用地在城市改造中朝不保夕,农业从业者人数减少,农业文化正在逐步消失。城市居民久居现代城市机械、冰冷的钢筋水泥围城中,生活逐渐模式化、孤岛化,渐渐失去了对文化的关怀,使得农业文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城区居民对鲜活的生活状态产生了强烈渴望。本文将农业文化与城市主题公园相结合,这不仅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而且它满足农业文明的延续与传播、城市居民强烈的田园生活体验和情感诉求以及城市主题公园规划设计体系的发展,这种将“农艺性”作为主题的主题性公园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无疑,当前也是作为城市主题公园的重要类型之一的农艺主题公园兴建与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全面理解农艺主题公园的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农艺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一般城市主题公园规划设计要求,更要求有突出“农艺性”主题特色的系统的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实现。于是本人在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之下,阅读查找大量相关书籍和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探索农艺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并提出健全的规划设计理念、规划特点、规划设计要素等,为农艺主题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模式。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展开;第一,农艺主题公园选题背景和课题研究现状;第二,农艺主题公园相关概念阐述;第三,农艺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认知;第四,悠然田间农艺主题公园规划设计项目实践;第五,总结与展望。文中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结合具体设计实践为农艺主题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可行性模式探究。
[Abstract]:China is not only the world's oldest ancient civiliz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birthplace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China's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s the most scientific civilization. On the one hand, it correctly understa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development and, in keeping with the natural trend, invents water diversion irrigation technology, crop grafting technology, hybrid rice technology, fish rice culture technology, etc.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achieve "fit the weather,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ings and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the agricultural land in the urban transformation is precarious, th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practitioners is decreasing, and the agricultural culture is gradually disappearing. Urban residents have been living in modern city machinery for a long time, the cold reinforced concrete besieged the city, life is gradually stylized, isolated island, gradually lost the concern for culture, so that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gradually fade out of people's vision, Urban residents have a strong desire for fresh living conditions. This paper combines agricultural culture with urban theme park, which not only caters to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satisfies the continuation and spread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Urban residents' strong rural life experience and emotional demand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hem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system, this "agronomic" as the theme of the theme park has become a necessity. Undoubtedly,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onomic theme park,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s of urban theme park, is an early stage.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agricultural theme park in an all-round way.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gricultural theme park not only needs to meet the general urban them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but also requires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ystematic planning and design with outstanding "agronomic" theme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with the help and guidance of my tutor, I read and search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books and materials, carried out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explored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of the agricultural art theme park, and put forward sound planning and design concepts and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A new design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gronomic theme park. This paper focuses on five aspects: first, the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status of agricultural theme park topics; second, agricultural theme park related concepts; third, agricultural them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ognition; fourth, The practic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field agronomic theme park; fifth, summary and prospect. At the same time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provides a feasible model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gricultural theme park in combination with concrete design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永霞;;中国主题公园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02期

2 杨晶;;我国主题公园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今日科苑;2007年16期

3 ;首家国旗主题公园落户武汉[J];园林;2009年07期

4 ;海南航天主题公园将于2014年建成[J];航天器工程;2010年01期

5 ;2010年全球主题公园中华侨城接待增幅领跑全球[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13期

6 袁业飞;;“囤地吸金”:主题公园兴建热潮下的阴影[J];中华建设;2011年12期

7 柯敏;;主题公园,亟待回归文化属性[J];中华建设;2011年12期

8 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4年03期

9 王宁;论主题公园的开发操作[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4期

10 姚昆遗;对上海主题公园的评析和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越富;郑宗清;;我国主题公园的创意设计与经营[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2 王忠庆;;山东临沂盛能“农牧观光”主题公园建设管理经验[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3 许心元;张丽芬;;主题公园与文化氛围[A];中国公园协会2000年论文集[C];2000年

4 杨志刚;;主题公园赢利模式探析[A];中国公园协会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5 宋胜利;宋文辉;彭明清;田志兵;张军;彭兴权;张俊峰;李树军;耿爱民;;北京文化动物主题公园建设项目的探讨[A];2012中国鹿业进展[C];2012年

6 刘飞龙;;“历代岳阳楼主题公园”建设探讨[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飞龙;;“历代岳阳楼主题公园”建设探讨[A];2012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2年

8 王忠丽;;主题公园与城市旅游竞争力:兼论开封市主题公园的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9 郭缠俊;郭晓成;;西安葡萄主题公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忻歌;;现代主题公园空间组织形式初探[A];2004年科技馆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小润  本报通讯员 高毓柯;主题公园能走多远[N];光明日报;2002年

2 苏州乐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包为夷;主题公园在中国的前景[N];华东旅游报;2003年

3 李鹏;拿什么拯救你--主题公园[N];中国花卉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吴林;解码主题公园[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5 李沐纯 庞夏莲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我国主题公园发展历程及特点[N];中国旅游报;2006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朱晓红;主题公园“玩”出理性来[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7 ;主题公园,悄悄成为城市卖点[N];哈尔滨日报;2006年

8 蔡亦骁 陈雷;主题公园从引进到输出[N];今日信息报;2009年

9 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深圳:中国主题公园领跑者[N];深圳商报;2010年

10 柳森森;中国主题公园:应以文化内涵突破重围[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现代主题公园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王晓兰;主题公园主题演绎与载体设计及其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鲍春晓;主题公园集群竞争力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梁增贤;主题公园游客心理容量曲线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王欢;现代主题公园的设计方法探析[D];长安大学;2009年

6 黎莎;主题公园体验性项目设计探析[D];西南大学;2010年

7 庄学新;我国主题公园产品创新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伍志君;上海市民主题公园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熊瑛;大型主题公园策划与规划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10 王志稳;主题公园的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147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147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1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