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当代折衷主义景观特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6 08:58
【摘要】:“对于当代中国园林建设而言,接受现代园林的洗礼是必由之路。而这种洗礼的过程我认为正是在折衷主义的时期,这种缓和期、过渡期会以新的景观主义的产生为结束。中国当前社会充斥了各种主义(包括俞孔坚的大脚美学等等)但是总是会有反对的观点,这就说明没有形成一种主流,而将要产生的某种主流主义肯定是孕育在其中的。”[1]——周维权中国新的景观设计主流主义的产生,无非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探究以及与世界园林发展的融合。在这种新的主流主义产生之前,很多人会在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出现迷茫。而此时一种有选择性的哲学观念——折衷主义设计风格开始形成、发展,它是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之后,在新的设计思潮形成之前的必然过渡,它是对过去各种不同设计思潮的穿插运用,它是对历史潮流中的各种思潮进行总结并回归的过程,它更对我国当今园林设计的发展和延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意义以及方法等等属于引论部分。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国内外研究的动态,主要以文献综述为主。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关于折衷主义哲学、建筑学的折衷主义时期和其他相关行业的折衷主义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以及重要作用。第四部分,主要讲述在风景园林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呈现波浪形曲折前进。用几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来为读者剖析关于折衷主义景观现象的存在、特征和价值。第五部分,主要讲述在当下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呈现出了一些与折衷主义时期带有共同特征的作品。将作为最有力的证明材料,对当下景观设计中出现的折衷主义现象进行论证。第六部分,主要介绍当代具有折衷主义现象的风景园林设计人物的相关思想和表现案例。第七部分,是结论和思考与展望。
[Abstract]:"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gardens, the baptism of modern gardens is the only way. And this baptism process I think is in the eclecticism period, this detente period, the transition period will end with the emergence of new landscape doctrine. China's current society is full of all kinds of doctrines (including Yu Kongjian's bigfoot aesthetics and so on) but there are always opposing views. This shows that there is no mainstream. "[1] the emergence of a new mainstream of landscape design in China is nothing more than the explo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and their fus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gardens. Before the emergence of this new mainstream, many people in the industry will be confused. At this time a selective philosophical concept-eclecticism design style began to form and develop, it is after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design trend of thought,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design trend of thought of the inevitable transition, It is a process of summing up and returning to various trends of thought in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thought, and i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tinuation of garden design in our country.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purpos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 of the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mainly describ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rends, mainly literature review.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eclecticism philosophy, the eclecticism period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history period of eclecticism in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 The fourth part, mainly tells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development process, presents the wave shape twists and turns forward. Use several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s to analyze the exist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eclectic landscape phenomena for readers. The fifth part mainly narrates some works with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clectic period in this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Will be the most powerful proof of the current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eclectic phenomenon of argument. The sixth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temporary eclectic phenomen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figures related ideas and performance cases. The seven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and thinking and prospec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强;增强风景园林的整体意识——在“首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会”上的发言[J];中国园林;2000年02期

2 张国强;新世纪风景园林创作展望[J];中国园林;2001年02期

3 ;风靡世界的风景园林业[J];内蒙古林业;2002年09期

4 孟兆祯;人与自然协调 科学与艺术交融——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

5 ;关于征集风景园林绿化研讨会学术论文的通知[J];广东园林;2003年02期

6 王素芬;第六届中日韩风景园林学术研究讨会将于下半年在日本举行[J];学会;2003年10期

7 张淑红;人与自然协调 科学与艺术交融——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J];山西林业科技;2003年S1期

8 邱孑,李万春,刘爱国;小城镇风景园林建设之管见[J];长江建设;2003年06期

9 ;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名单(12人)[J];城市规划通讯;2003年13期

10 白振海;谈风景园林的意境[J];天中学刊;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炳春;沈苏杰;;吴中风景园林的文化传承和规划理念探索[A];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会刊[C];2009年

2 吕璐珊;衡娟;;节约型风景园林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梁辉;;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建设的意义、策略与方向[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姚亦锋;;探讨“风景园林”“景观”概念以及相关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广东省风景园林体制改革研讨会会议纪要[A];中国公园协会2003年论文集[C];2003年

6 孟兆祯;;以往为鉴 创造特色——西部风景园林开发刍议[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李金路;;北京风景园林未来50年发展趋势预测[A];面向2049年北京城市园林绿化展望与对策论文集[C];2000年

8 ;关于申请以“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统一规范国内相关专业并作为工学类一级学科的报告[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9 王绍增;;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家麒;;还风景园林以完整的意义[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编辑 周干峙 两院院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吴良镛 两院院士、原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朱祥明 上海园林设计院院长 吴桂昌 广东棕榈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俊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筱祥 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林大教授 谢凝高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林大教授 孟兆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王绍增 《中国园林》主编 何f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中国风景园林教育面面观[N];中国花卉报;2006年

2 李迎;2007“风景园林月”活动启动[N];中国建设报;2007年

3 李迎;风景园林使生活更加美好[N];中国建设报;2007年

4 童亦弟;青年风景园林专家共议园林传承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8年

5 冯嘉铭;山西省风景园林协会成立[N];太原日报;2008年

6 记者 小松;中国风景园林行业2009年度十大新闻揭晓[N];中国花卉报;2010年

7 ;我风景园林职业制度引热议[N];中国花卉报;2011年

8 彭林 伊军令;中国风景园林职业制度呼之欲出[N];中国建设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郭泽莉;风景园林如何让生活更美好[N];中国花卉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李颖;风景园林教育还缺什么[N];中国花卉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帆;整体与协同[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沈洁;风景园林价值观之思辨[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赵彩君;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马辉;中国传统风景园林桥设计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李利;自然的人化[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曾洪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精髓—“景以境出,,因借体宜”[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张晓燕;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廊设计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于晓森;农业相关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吴宜夏;与谁同做[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然;风景园林的数字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凯旋;我国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爱新觉罗毓宇;风景园林标志标准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菲;风景园林实践的社会原理[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吴军基;九十年代以后的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和特征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盛宇坤;风景园林的伦理意蕴[D];浙江大学;2013年

7 魏可红;风景园林标志标准规划与实施[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东咛;风景园林视角下矿业废弃地再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9 李路超;当代折衷主义景观特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10 刘静怡;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奖与美国风景园林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67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167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4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