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词汇习得元认知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9 07:54

  本文关键词:基于网络技术的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环境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大学》 2008年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词汇习得元认知策略研究

王檬檬  

【摘要】: 近30年来,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在国内外方兴未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已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同时,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其教学目标、理念及教学环境都实现了深入变革。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作为CALL(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一种应用形式,已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推广。与传统课堂教学环境相比,这种教学环境不只有技术上的特点,它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当前,新的教学环境和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把学习策略,尤其元认知策略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本文从词汇习得角度研究元认知策略在新教学环境下的作用。词汇习得始终是外语学习中的重点,而词汇教学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要在词汇习得中学会使用元认知策略去计划、监控、评价和反思,从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对学生进行策略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此为主题,针对如下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生词汇习得元认知策略运用的现状及分析;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生词汇习得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方式及效果。 本文首先进行理论回顾。通过对元认知策略及词汇习得理论的回顾和对以往相关国内外研究的评述,提出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所要求的元认知策略的意义和构成。然后对CALL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进行介绍,提出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对学生词汇习得元认知策略的具体要求。接着本文介绍和论述了本研究的内容。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河北大学82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本科生,根据自然班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访谈、词汇前后测试和写作任务(旨在通过词频分析来考察产出词汇量)。研究过程包括四步。第一步(测试一):调查实验对象的自主学习观念和策略培训前的词汇习得元认知策略运用状况。全体实验对象完成问卷,访谈,词汇前测和写作任务。通过调查和测试发现,在此教学环境下,学生词汇习得元认知策略运用情况并不乐观,渴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他们缺乏策略知识和新环境下的学习经验。第二步: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的元认知策略训练。策略训练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第一到六周)、讲解示范和实践;阶段二(第七周)、中期评价和调整;阶段三(第八到十一周)、深入实践和扩展;阶段四(第十二周)、末期评价和总结。在培训过程中,基于合作学习理念的小组活动是主要训练方式。第三步(测试二):研究培训效果。在实验组为期12周的培训结束后,对全体实验对象再次进行策略问卷调查、访谈、和后测,并调查实验组对培训的满意度。第四步:统计并分析测试结果。通过使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比对得出结论:元认知策略培训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词汇习得有促进作用。最后,结论部分对研究结果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提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31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4
  • 1.1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1-12
  • 1.2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research12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2-14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4-31
  • 2.1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14-26
  • 2.1.1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15-20
  • 2.1.2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in EFL learning20-26
  • 2.2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26-31
  • 2.2.1 Theories on vocabulary learning27-28
  • 2.2.2 Researches o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28-31
  • Chapter Three Vocabulary Learning in WBM Teaching Model31-43
  • 3.1 Introduction to CALL31-36
  • 3.1.1 Defini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CALL31-32
  • 3.1.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ALL32-34
  • 3.1.3 CALL in Chinese EFL teaching and learning34-36
  • 3.2 Characteristics of WBM Teaching Model36-39
  • 3.2.1 Characteristics36-38
  • 3.2.2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WBM Teaching Model38-39
  • 3.3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of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WBM Teaching Model39-43
  • 3.3.1 Planning40-41
  • 3.3.2 Monitoring41
  • 3.3.3 Evaluation41
  • 3.3.4 Reflection41-43
  •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43-49
  • 4.1 Research design43-44
  • 4.2 Research subjects44-45
  • 4.3 Research instruments45-49
  • 4.3.1 Questionnaire45-46
  • 4.3.2 Vocabulary tests46-47
  • 4.3.3 Writing task47-48
  • 4.3.4 Interview48-49
  • Chapter Five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Training for Vocabulary Acquisition49-57
  • 5.1 Training goals49-50
  • 5.2 Training approaches50-52
  • 5.3 Training procedure52-57
  • 5.3.1 Stage 153-56
  • 5.3.2 Stage 256
  • 5.3.3 Stage 356
  • 5.3.4 Stage 456-57
  • Chapter Six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57-64
  • 6.1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beliefs on learner autonomy57-58
  • 6.2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strategy training findings58-63
  • 6.2.1 Vocabulary learning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use58-60
  • 6.2.2 Vocabulary tests60-61
  • 6.2.3 Performances on writings61-62
  • 6.2.4 Interview results62-63
  • 6.3 Attitudes on strategy training63
  • 6.4 Summary63-64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64-68
  • 7.1 Research findings64
  • 7.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64-66
  • 7.3 Research limitations66-67
  • 7.4 Suggestions67-68
  • Bibliography68-72
  • Appendix Ⅰ72-76
  • Appendix Ⅱ76-84
  • Appendix Ⅲ84-85
  • Acknowledgements8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秋芳,,王海啸;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与策略的分析[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2 刘津开;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猜词能力与外语水平[J];外语教学;1999年03期

    3 吴一安,刘润清,P.Jeffrey;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01期

    4 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5 文秋芳,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6 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01期

    7 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01期

    8 崔淑珍,孙玉珂;网络技术、语言研究及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年06期

    9 冯青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词汇拓展策略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4年01期

    10 戴炜栋,任庆梅;基于网络技术的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环境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洪波;向晓红;;英语言语失误的认知因素和心理机制——“He-She,His-Her”运用的个案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孙卫红;;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李亚林;;高职学生英语交际策略调查与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洪芳;;元认知策略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任风雷;郝国祥;;元认知和情感策略对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卢利;陈淑英;;多元外语学习策略培训模式探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孙颖;崔立中;田海洋;;大学生外语焦虑与认知风格的关系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程利英;;交际法与英语词汇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郭书法;曹凤龙;;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综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陈宏;;元认知策略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pplication of Involvement Load in English Word Retentio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贺君婷;李海英;;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影响的探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田忠山;;理工类学生英语学习焦虑与成绩相关性调查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4 王振英;;英语词汇策略培训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5 吴勇毅;陈钰;;成功的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分析[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康莉萍;;设计充满乐趣的英语作业[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何晓峰;;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探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王源;;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中语流切分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omskyan Transformal Linguistics and Hallidayean Functional Linguistics[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孙艳;;浅议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沁;思维风格、听力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静;从学习者个体差异看人格特质、语言学习策略和英语语言能力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马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元认知策略培训个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安琦;教师自主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蕴;混合式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蕾;中国高水平EFL学习者语言研究:程式语和语言创造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戴运财;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改;运用策略训练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自主性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涂姝婕;内/外向性格与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宋婷婷;元认知策略在山东科技大学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成会;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词汇知识及词汇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媛;高中生英语口语焦虑、学习策略与口语成绩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应丽娜;中国青年拒绝策略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任芝;请求言语行为的俄英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崔有为;以利奇和顾曰国为代表的英汉礼貌原则比较研究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马丽媛;大学英语师生词汇学习策略教授与使用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雷洋;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阅读中所使用的词义推断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芳;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J];图书与情报;2004年03期

    2 洪常春;;大学英语泛读教学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年33期

    3 徐小红,杨先明;EFL词汇习得的目标、原则和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高一虹,程英,赵媛,周燕;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语研究;2003年01期

    5 文秋芳;论英语学习方法系统的结构、特点与调控[J];外语研究;1996年01期

    6 邓联健;;论大学英语词汇直接学习和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唐兴正;泛读课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4期

    8 卢植;认知与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J];外语教学;2003年04期

    9 贺子岳;;论网络阅读模式的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全体会议论文和发言选登——高校英语本科教育抽样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宗燕;;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词汇习得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2 乔小六;;元认知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的启示[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3期

    3 付丽芳;;元认知策略培训与积极词汇习得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4 王檬檬;陈德生;卢珺;;培养元认知策略,提高词汇能力[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年08期

    5 王莲;;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培养[J];才智;2010年26期

    6 王林;;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03期

    7 洪晓珊;;探究技校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J];职业;2009年36期

    8 谭丹桂;;大学英语词汇习得与教学探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9 王檬檬;韩菁;;论如何培养学生词汇自主学习能力[J];考试周刊;2007年40期

    10 徐弢;;贵州英语专业学生附带词汇习得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燕;;读者变量对高职学生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一博;栾岩;;认知词汇习得与英语教学[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张若萍;刘爱书;裴国洪;;女大学生社会支持,元认知策略和自我效能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洪俊彬;;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雨晴;陈英和;肖兴荣;;幼儿心理理论和元认知发展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陈雅;;网络课程在元认知培养中的应用[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邹妍洵;;元认知策略在EFL英语阅读中的应用[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叶娟;;无锡市滨湖区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及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赵翠莲;;中国英语学习者研习短语动词的理想词典——评介《牛津短语动词词典》英汉双解版[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雪莲;;试论大学英语词汇习得模式[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睢县高级中学 李学强;[N];学知报;2011年

    2 刘霞斐 刘中宇;[N];宜春日报;2005年

    3 陈嘉启、罗付金;[N];解放军报;2003年

    4 金海航教育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李瑾瑜;[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杨春香 吴永兴;[N];中华新闻报;2009年

    6 瑞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小学 黄利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苏杭;[N];检察日报;2001年

    9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电教站 封士将 广州市骏景中学 容梅;[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10 杨静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N];西部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元认知策略培训个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哲希;阅读中教学干预手段对词汇习得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何静;第二语言伴随性词汇习得中任务含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杜晓新;学习困难儿童学习策略训练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松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认知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晶;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策略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韩晓蕙;可理解输入影响第二语言阅读理解和附带词汇习得之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元认知策略及词汇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2 付丽芳;元认知策略培训对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雪慧;词汇注释与目的性对阅读中词汇习得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明艳;元认知策略在五年一贯制师范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婕;大学生英语听力自主学习元认知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张红;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卫芝;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元认知策略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杜百顺;基于短文听写的元认知策略训练在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0年

    9 宁微;元认知和学习动机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琳;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听力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网络技术的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环境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9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19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9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