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文化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06:12
【摘要】:随着国民文化需求的提升和对于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视,大批的文化建筑被建造,并且还会不断增加,加之整个社会对于城市空间的不断重视,文化建筑外部空间的很多问题便被暴露出来。以建筑专业的视角来看,美学指导设计的传统设计方法已经逐渐被人本主义思想所代替。所以对于文化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研究是必要的。从人们对于现有文化建筑使用后主观评价和文化建筑外部空间中人客观行为的研究入手,选取合适的地点进行实态调研,进而总结归纳出文化建筑外部空间的行为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根据调研分析所得,最终得出一套完整的文化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的设计方法。方法从整体布局,到各个空间设计,都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出发,涉及到了空间的尺度、布局、层次以及具体的质感、色彩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如何设计才能做到人性化的空间设计进行了彻底阐述。最后以小蓝汽车博物馆的建筑实践为例,从对基地周边和城市综合状况的分析,到方案的总体布局,最后到空间要素的具体设计,对文化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应用与检验。通过文化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对国内相关的研究进行补充,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建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提高文化建筑外部空间的质量,提升整个城市的空间质量与市民文化生活质量。
【图文】:

地点选择


a. 河北省图书馆 b.唐山博物馆 c.张家口展览馆图 2-2 调研地点选择Figure 2-2 research site selection图片来源:笔者自绘这三个地为本研究提供了极佳的样本。三个地点不仅反映了三个基本的空间类型,它还在以下几个方面,也具备了研究继续进行的必要条件:1、三个建筑建造时间各异,由于设计的年代不同,其建筑的使用习惯也有所不同。三个建筑全面的反映了三个时期建筑外部空间使用的行为与评价。2、三个建筑都位于城市中心区,有足够的和全面的使用人群作为研究样本。避免了新城区人流较少,使得调研不全面等问题。且三个建筑都位于华北地区,使用者在行为偏好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所得出的结论也有一定的横向比较性。3、三个建筑使用正常,虽说建造时间不同,但都经过了很好的维护,各个设施均能正常运转,属于正常运行的文化建筑[15]。2.1.2 调研地点考察在调研开始之前,需对三个调研地点进行充分相识的了解。所以,笔者通过

对应分析,目的,因子分析法


)、q3(第三题)……的形式进行编码,选项则以数字 1、2码。然后运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和后期的分析。分析法析法(Correspondence Analysis)又称相应分析、关联分析,ean-Paul Benzécri 于 1969 年在 R 型和 Q 型因子分析法的基础有人又称其为 R-Q 型因子分析法[16]。析法可以把样本与样本间的关系反映在一个坐标图中,其基联表或交叉频数表中各个元素的数据结构通过点的方式在较低来[17]”。它省去了对数据复杂的运算过程,可以直接从对应ndenceAnalysis Map)上直观的反应样本之间的关系。应分析法,把所得数据输入 SSPS 数据分析软件,就可以将变形式进行展现(图 2-3,表示的是三个调研地点与使用者来此种通过图形进行表达的方式,,十分符合建筑专业的读图方式,量采用这种分析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庆英;赵航;李慧璇;贺席燕;黄红良;;黔东南堂安侗寨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2 孔明亮;刘智阳;杜春兰;;重庆民国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及构成要素[J];新建筑;2016年06期

3 胡木军;;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5年22期

4 武郑芳;;高校建筑外部空间人文氛围营造的设计探索——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J];四川戏剧;2014年08期

5 余姝苇;周波;;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积极化研究[J];四川建筑;2013年06期

6 陈江君;包兰兰;;关于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要素、功能设计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7 张一宏;胡伟龙;孙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4期

8 谢仰坤;;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理念探讨[J];广东科技;2007年03期

9 张智宏,彭高军;以人为本,创造宜人的建筑外部空间[J];煤炭工程;2004年06期

10 李霞;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交通组织[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桂杰;顾芸萍;;基于场所精神的扬州佛教建筑的外部空间特征研究[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特辑[C];2016年

2 马秋云;;浅谈“以人为本”在居住建筑外部空间中的应用[A];2012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贵杰;李庆华;;形式语言在外部空间构图中的应用[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冰;殡葬建筑生态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泽华;文化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

2 张严;空间交互作用下城市地景建筑外部空间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3 缪昌铅;当代地产开发背景下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的场所互动体验性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秦豪;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性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陈科晶;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初探[D];同济大学;2008年

6 谢珊;养老设施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精细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7 陈彬;传统语境下的当代北京建筑外部空间的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杨金莎;建筑师的城市视角—城市公共化的建筑外部空间[D];天津大学;2010年

9 黄源成;厦门佛教建筑外部空间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10 田淞淞;医院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02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602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2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