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视觉边界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0-09-14 09:14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园不仅是城市美化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还是现代城市居民主要的游憩场所和交流空间,更在提高城市形象、宣传城市文化、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及开展各种重大社会活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公园的建设脚步也逐渐加快,并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构想,所以城市公园的相关设计在当今环境下显得尤为考究。对于城市公园而言,如何提高公园景观的观赏性和互动性,调节城市与公园之间的融合度,是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进行研究与分析的两个方面。本文将从公园边界的角度出发,并结合人类的视觉需求和景观视觉效果,提出视觉边界的概念,从而满足上述两个方面的需求,为以后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边界方面的理论基础。城市公园与传统园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园林已经不再是较为封闭的私人形式,而变成对所有居民开放的公共形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公园或多或少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造园手法。而如今,城市公园的大批量新建使得城市公园的设计整体质量有所下降,往往存在一些设计缺陷,比如:景观空间序列过于单一,景观层次不明确,公园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不融洽。从而影响了居民的游览体验以及城市的整体形象。这也引起了本人的思考,可否根据人类的视觉感知情况,并借鉴中西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以构建公园内外部的视觉边界体系。从而改善城市公园的内部空间格局,提升城市居民的游览体验,同时也加强城市与公园景观之间的有效互动。全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内外城市公园的历史发展过程入手,分析两者在边界构建和造园手法上存在的差异,并结合城市现代化发展趋势分析出目前城市公园存在的边界问题。第二部分是对视觉边界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归纳出视觉边界的存在形态。第三部分是构建公园内部的视觉边界,并融入传统的造园手法,提高公园内部的空间层次,加强景观的视觉冲击,形成丰富的线性游览体验。第四部分是通过公园外部视觉边界的构建,解决当前城市与公园边界区域存在的视觉问题,有效进行边界区域的视线控制,提高城市公园的建设质量,让城市和公园景观真正地融为一体,实现山水城市的构想。
【学位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986.5
【部分图文】:
人类观察事物的过程(图解)
研究的整体思路与框架(图解)
譬如不同几何形式的游憩广场。例如:武汉市的解放公园(如图 2.1)、哈尔滨游乐园(如图 2.2)。这种设计手法往往利于景观的层层递进和重点突出,给予居民有秩序的观景体验。但缺陷也十分明显,由于主要观景路径相对简洁导致游览时间较短,往往不利于游客的空间情绪产生和抒发,公园整体氛围的体现还需要一定的加强。之后,伴随着第二个发展期的到来,我国部分学者开始学习和借鉴欧美城市公园的设计。城市公园的占地面积普遍增大,公园依旧保持着规整的空间布局。城市公园内部开始通过轴线或者游览路径来组织草坪、花圃以及喷泉,形成更为开敞的园内空间。此时的设计理念也有所改观,很多设计者认为:在城市空间中,比起欣赏婀娜多姿,带有田园气息的自然风光,倒不如给予居民更多休息和运动的空间。这段时期所建立的公园大多具备强大的功能性,而内部的景观空间序列往往不尽人意。
本文编号:2817991
【学位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986.5
【部分图文】:
人类观察事物的过程(图解)
研究的整体思路与框架(图解)
譬如不同几何形式的游憩广场。例如:武汉市的解放公园(如图 2.1)、哈尔滨游乐园(如图 2.2)。这种设计手法往往利于景观的层层递进和重点突出,给予居民有秩序的观景体验。但缺陷也十分明显,由于主要观景路径相对简洁导致游览时间较短,往往不利于游客的空间情绪产生和抒发,公园整体氛围的体现还需要一定的加强。之后,伴随着第二个发展期的到来,我国部分学者开始学习和借鉴欧美城市公园的设计。城市公园的占地面积普遍增大,公园依旧保持着规整的空间布局。城市公园内部开始通过轴线或者游览路径来组织草坪、花圃以及喷泉,形成更为开敞的园内空间。此时的设计理念也有所改观,很多设计者认为:在城市空间中,比起欣赏婀娜多姿,带有田园气息的自然风光,倒不如给予居民更多休息和运动的空间。这段时期所建立的公园大多具备强大的功能性,而内部的景观空间序列往往不尽人意。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越;动态的灵魂[D];郑州大学;2014年
2 刘晓嫣;城市公园改造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7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1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