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园冶》与园林绘画之间有关空间营造关系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14:52
   园林构建与园林绘画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空间组织营造的过程中,均尊重自然,注重掇山理水,并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可见两者之间息息相关,但过去对园林艺术和园林绘画的研究局限于思想、技巧层面,忽视了以园林为蓝本的绘画和研究著作之间的跨文类关联。事实上,《园冶》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造园理论的专著,总结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营造原则和造景技巧。而园林绘画作为文士社会交往以及展现园林原貌的艺术作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其中,《不朽的林泉》是目前为止集中展示园林绘画的一本书籍,由高居翰先生等人合著撰写完成。由于《不朽的林泉》中的园林画与《园冶》都属于同时代17世纪中叶的产物,对于两者之间有何关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试图以跨媒介—跨越文字或者图像各自的藩篱,找到可之对比的论点。文章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对《园冶》和园林绘画的对比分析,包括相地选址、组织布局、建筑单体。在相地选址上,主要从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内部空间组织布局上,主要从功能分区的布局、游览路径的预设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建筑单体方面,主要从建筑构建和建筑装折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发现,相同之处有如下几点:1、在相地选址上,两者均遵循自然原则,以园主的需求为基础,既注重从自然层面阐述相地方法,又注重从人文层面分析相地理念。2、在空间组织布局上,两者均注重因地制宜,强调以园主需求为主,注重视觉心理的引导,充分运用借景,结合原有的地形、水系来设计园林,使之呈现出得体合宜的状态。3、在建筑单体上,两者均注重以园林的整体环境和氛围为基础来对各建筑单体进行设计,包括色彩、形式等,注重因地制宜。通过对比发现,不同之处有如下几点:1、在相地选址上,园林绘画在表达过程中会存在主观性的描绘,如《园冶·屋宇》言:“槛外行云,境中流水,洗山色之不去,送鹤声之自来”,而园林绘画会将远处朦胧留白,对山、水、云、鹤等景物进行删减虚化。因此,这些主观性的表达会影响对园林地图信息层面真实性的判读。2、在空间组织布局上,《园冶》中的布局是基于一种自然现状的实际考虑。而园林绘画中的布局是侧重于主观创作上的构图考虑,在构成上讲究美感。对于厅堂、景观以及游览路径的设计都更具人文性,从实用价值的角度出发。此外,《园冶》中所呈现出的园林营造手法、理念等方面的内容都是成模块状,分章分节,但归根结底,每一章节呈现出来的空间图像过于片段化,缺少像图画那样的视觉图像整体性。3、在建筑单体上,《园冶》注重从建筑单体的本身进行考虑,并注重各建筑单体的搭配。园林绘画注重从园林环境层面来考虑建筑单体的适宜性,偏向建筑单体与整个园林的和谐统一。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986;J212
【部分图文】:

山林


c.(明)张复《西林图》 d.(明)沈士充《郊园十二景图》图 2-1 山林地图片来源:高居翰《不朽的林泉》图 a 中所示地点为乐郊园就花亭,属于山林地,沈士充采用了对角线的构图式,虚实相生,对画中的景致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包括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地处于山地地区,就花亭建在溪边,位置倾斜,附近临水,树石掩映,所以在通方式上主要为舟船,也可通过修建相应的道路作为交通方式。一般园林的建可选择山林郊区位置,于城区而言人流量、车流量相对较少,清幽静谧之处较,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势,稍作休整,所以更适合建造园林。第二节 城市地“市井不可园也,如园之,必向幽偏可筑……得闲即诣,随兴携游①”在闹区不能建造园林,如果建造的话,一定要寻找较偏僻的地方建筑,这样虽然

《园冶》与园林绘画之间有关空间营造关系的对比研究


城市地

村庄


硕士学位论文第三节 村庄地古代喜爱田园生活的人,会选择村落居住,今天追求田园美的人,也会以具有优美景观的村落作为建园的选址之地。这样,园林内架设篱落,种植树木,在低洼处开凿泉壕渠,将挖起的土堆成河堤,上面种上柳树,在家里就能体验到农事,庭院内花草相依相傍。选在村子里建造林园,便可兼得山水之乐,田园之趣。这种特有的意趣只有存在于农村,而村民自给自足,远离尘世的生活也是士大夫所追求的,与他们的志趣暗暗想和,建园于农村,就要因地制宜,体现乡野之趣,可依据场地大小灵活布局,再补种一些植物来营造环境,同时可通过“植桑种麻”,“搭建篱笆”,“堆砌土墙”等方法丰富庭院景观元素,“归林得志,老圃有余①”归居林木之间,尽享余生之乐。如文徽明《拙政园图》册中的若墅堂(见图 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鹏;;谈《园冶》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实践[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年12期

2 陈晓丽;;《园冶》论丛[J];中国园林;2017年01期

3 刘蔓;;《园冶》的“周易”哲学思想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年04期

4 张馨文;;《园冶》理论对建设现代生活环境所起到的指导作用[J];艺术科技;2016年02期

5 李素雅;;《园冶》植物造景搭配概览[J];城市地理;2017年02期

6 谢莉;;《园冶》导读[J];北方文学;2017年06期

7 谢经纬;;从《园冶》看中国新景观[J];学园;2017年07期

8 俞莹;;明代《园冶》说石[J];宝藏;2016年11期

9 范文昀;;从《园冶》看到的文脉与建筑营造[J];建筑师;2014年02期

10 赵光辉;;论道《园冶》——《园冶》传统哲学思想浅析[J];中国园林;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冠群;;金学智:热望更多人能读懂《园冶》[A];人文园林(2018年2月)[C];2018年

2 孙巍;;从《园冶》纹样与审美到现代景观的符号与精神[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刘纯青;刘新宇;;浅析《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洪泉;唐慧超;肖媛媛;;刍议《园冶》中的动物景观[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 杜仙洲;;《园冶》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意义[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6 吴肇钊;;园冶图释光耀传统文化[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李世葵;;《园冶》的生态智慧对现代园林城市建设的启示[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欧阳立琼;张勃;傅凡;;《园冶》《长物志》《闲情偶寄》论选石的异同[A];《圆明园》学刊第二十一期[C];2016年

9 应求是;;浅析《园冶》造园方法在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中的传承与发展[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张爱明;;古典园林竹子造景之艺术手段[A];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艾定增;诠释《园冶》这部奇书[N];北京日报;2004年

2 撰稿 朱丽新 樊荣荣 汪向荣;扬州枣林湾 亮出江苏最美颜值[N];扬州日报;2018年

3 徐卓人;最美的和最后的园林[N];光明日报;2008年

4 潘强 郭海林;解读归真园[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肖睿;富诚印刷:做出自己的拳头产品[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

6 顾孟潮;中西园林设计哲学的历史回响[N];中国建设报;2011年

7 司徒一凡;中国古典园林巨著的当代诠释[N];中华读书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郭泽莉 张衍春;景观设计还需再提“古为今用”[N];中国花卉报;2009年

9 克非;既得闲趣又得理趣[N];文汇报;2003年

10 东南大学 喻学才;不学诗,无以游(下)[N];中国旅游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熊伟;《园冶》新读[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2 邵丹锦;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阴帅可;明清江南宅园兴造艺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韦雨涓;中国古典园林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谢明洋;晚清扬州私家园林造园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6 谢云霞;晚明江南文人的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禹智恒;《园冶》与园林绘画之间有关空间营造关系的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鹏;计成《园冶》的文学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万惠君;移景造境[D];南京艺术学院;2018年

4 谢廖莎;《园冶》中的设计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郑爽;《园冶》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蒋璐;《园冶》若干相地造园手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任兰红;《园冶》与《长物志》造园思想比较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8 刘亚平;《园冶》造园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9 段建强;《园冶》与《一家言·居室器玩部》造园意象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裴凌暄;《园冶》中的设计思想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829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29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