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地形空间特征的重庆公园儿童游戏活动场地适宜性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18:56
   目前,公园中的儿童游戏活动场已经成为城市儿童社会交往、身心发展及感知环境的重要场地之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儿童对于游戏场地的游戏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希望能拥有更有趣味性和独特性的游戏环境,社会的发展也引导人们注重节约性场地的建造。在山地城市公园中,地形作为重要的景观要素影响着整个公园及儿童游戏场地的设计,现阶段我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对场地本身良好地形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会给整体设计带来巨大优势,但如何全面地了解儿童游戏活动、儿童场地与地形空间特征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从“适宜性”的角度出发,在儿童行为心理学、节约性设计、空间美学、警觉调节等理论及前人相关文献研究的支持下,分析儿童游戏场地适宜性设计因素,从节约性、空间美学、功能活动等层面探究儿童游戏活动场地与地形空间之间的适宜性关系,最终,找到具有优美景观环境、经济节约又满足功能需求的山地城市公园儿童游戏活动场地设计方法。首先,本研究选取了重庆主城区29个公园的35个儿童游戏活动场地进行实地调研,从儿童游戏活动场地概况、游戏活动设施与入口设计现状、场地边界和地面设计现状、儿童游戏场地整体布局与地形空间利用现状等方面总结了重庆公园中儿童游戏活动场地的现状信息。并根据场地对竖向空间的不同利用方式将其分为单一平地式、自然坡地式、分层台地式、复合式等四类儿童游戏场地。其次,从节约性、空间美学、功能活动三个层面对不同用地类型的儿童游戏场地进行详细分析,归纳总结出重庆主城区公园儿童游戏场地与地形空间适宜性设计的现状问题:(1)在节约性层面,场地对自然地形空间的功能性利用较少,场地规模对地形空间规模的利用与实际需求不符。(2)在空间美学层面,场地形态与地形空间形态之间的耦合度不高,儿童游戏空间属性与地形空间属性的适宜性有待加强,对场地功能目的表达不清晰。(3)在功能活动层面,整体趣味性不足,地形安全性设计考虑不够周全。并总结各类型儿童游戏场地的特征:单一平地式儿童游戏场地没有对竖向地形空间进行功能利用;自然坡地式儿童游戏场地对原有地形地貌的改变最小,经济生态;分层台地式儿童游戏场地台地间形成的三维空间在游戏功能上的利用不足;复合式儿童游戏场地兼顾了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地形利用,空间层次丰富。最后,基于现状问题,针对性地提出重庆主城区公园儿童游戏活动场地与地形空间适宜性设计的五条原则,即儿童游戏场地整体布局与公园地形空间一致性原则;儿童游戏场地形态和规模大小与地形空间形态和规模相适宜的原则;游戏活动项目属性与地形空间属性相适宜的原则;地形空间塑造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体现空间美学的原则;整体设计,保证趣味性和安全性。从影响儿童游戏场地与地形空间适宜性设计的不同层面的因素提出以下策略:(1)节约性层面:场地布局契合地形和游戏活动规律,场地设计注意挖填平衡,节约投入成本;提高场地游戏空间的复合利用率,确保场地规模大小的合理化。(2)空间美学层面:场地边界形态与自然边界的耦合;地形空间属性与游戏活动项目属性应相适宜;利用地形烘托主题氛围、注入场所精神、表达地域文化。(3)功能活动层面:增加冒险性的游戏活动项目;保障场地的安全性设计。并根据不同用地类型的儿童游戏场地突出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期望能为今后山地城市公园中的儿童游戏活动场地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986.5
【部分图文】:

儿童游戏场,游戏场


儿童游戏场地空间构成

空间模式,单一型,来源


图 2-2 单一型空间模式ig.2-2 Unitary spatial mode来源:作者改绘图 2-3 复合型空间模式Fig.2-3 Complex spatial pattern来源:作者改绘封闭空间A 半封闭空间 B环形空间 树枝状空间

空间模式,来源


图 2-2 单一型空间模式ig.2-2 Unitary spatial mode来源:作者改绘图 2-3 复合型空间模式Fig.2-3 Complex spatial pattern来源:作者改绘封闭空间A 半封闭空间 B环形空间 树枝状空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绍文;卿丽蓉;;中国传统儿童游戏观探析[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Z1期

2 周洁洁;;走近儿童游戏 探索注意力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05期

3 迟源;;儿童游戏在体育中的应用[J];汉字文化;2018年03期

4 陶学菊;朱玉;;试论儿童游戏的本质及其特性[J];西藏教育;2018年06期

5 吕进锋;曹能秀;;关系社会: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新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7期

6 钱昶臻;葛文怡;葛金国;;重拾儿童游戏精神——基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年11期

7 陈静;;儿童游戏中的教师支持探究[J];成才之路;2018年06期

8 王妍;;当前民间儿童游戏的现状——基于北京市三环以内民间儿童游戏田野调查[J];中国教师;2009年11期

9 时翠萍;陈无疾;;传统儿童游戏的实践与创新[J];文教资料;2010年24期

10 吴疆;;当前我国儿童游戏发展的困局及其对策[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丁宇;;城市儿童游戏空间研究与规划思考——以武汉儿童游戏空间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蓉国;;浅谈幼儿身边科学小游戏的实践与探索[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3 任霞;苏东霞;;儿童游戏场地系统规划探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4 杜成宪;;从儿童歌谣游戏和绘画透视中国传统儿童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高璇;;家庭对儿童攻击性形成的影响及其对策[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6 倪玉彦;;智力智慧在体育游戏中的运用[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

7 吕元霞;;掌握不同年龄儿童游戏的特点对儿科护理工作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令望;陈善明;陈会昌;;对学龄前儿童游戏兴趣的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云;儿童游戏里的大世界[N];光明日报;2019年

2 董鑫;《儿童游戏(二)》上的小秘密[N];中国集邮报;2019年

3 王庭松;六一喜购“儿童游戏” “朝阳”寄托无限希望[N];中国集邮报;2019年

4 李士谦;两组“儿童游戏”票图的有趣变化[N];中国集邮报;2019年

5 彭久孝;生动的构图 满满的童趣[N];中国集邮报;2019年

6 程春;两套“儿童游戏”邮票的不同[N];中国集邮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刘旭;3名留守儿童游戏成瘾之惑[N];工人日报;2019年

8 记者 张力;“让儿童游戏回归游戏本来的样子”[N];乐山日报;2018年

9 邹智晓;《儿童游戏(一)》隐藏图像印制大揭密[N];中国集邮报;2017年

10 郭士江;《儿童游戏(一)》邮票极限片片源简介[N];中国集邮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智成;儿童游戏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楚珊;被建构的儿童游戏[D];广州大学;2019年

2 郝婷婷;宋代儿童游戏研究[D];辽宁大学;2019年

3 闵梓;基于地形空间特征的重庆公园儿童游戏活动场地适宜性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4 喻亚瑞;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框架的游戏空间设计控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5 喻熹薇;中国民间经典儿童游戏视觉元素的设计应用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但卓昕;城市公园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7 涂丹;民间儿童游戏的文化变迁[D];西南大学;2017年

8 谢菲;让孩子撒野的生态乐园[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9 亓兰真;杜威儿童游戏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10 唐俊如;我国儿童游戏权利的现状、困境及出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34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34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f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