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行政村地名与地理环境要素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03:12
地名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文化景观。通过研究地名,能了解到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人口迁移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演变。地名在一定程度是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状况的表现,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结合,而且地名和地理学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地名的来源是地理学里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河南省地势与全国地势比较相似,都呈现出西高东低,西部地区三面环山地,中东部地区为平原和丘陵。河南地理位置十分关键,自古以来就为全国的十字路口。河南省的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地名资源十分丰富。本文以河南省行政村地名为研究,分析其中地名特征、空间分布和历史文化,能够理解河南行政村地名文化的形成与其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河南省行政村可以为河南传承丰富的地名文化、规范地名的命名与保护提供一些参考,也可以使全国的地名研究更加完善。本文通过对河南省行政村地名的语源类型的分析,得出河南省行政村地名反映出来的河南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以及河南地名的空间分布差异和联系。本文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对河南省行政村地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地名和河南地区研究现状和河南行政村地名研究资料的来源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简介了河南省地区概况,主要从河南的地理区位、行政区划、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介绍河南省的情况。第三部分是河南省行政村地名的语源类型及统计状况。本文收录了50872个河南行政村地名,依据实际研究分成126个研究地区,又可以分成自然类和人文类两种行政村地名,其中自然类行政村地名总计有19 792个,人文类行政村地名统计有45 899个。本文研究将收录的行政村地名按自然类和人文类两种要素分类,自然类要素可分成:地形、气象、水文、方位、动物、植物、颜色、距离等类,本文主要对地形、水文、动物、植物和方位进行研究分析,人文类要素可分为:姓氏、建筑、军事、交通、经济、人物、意愿、数字、宗教、民族、传说和官职等类,本文对其中姓氏、建筑、经济、交通、军事、意愿进行主要研究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分析AICGIS软件绘制出的河南省地形、水文、动物、植物等自然类行政村地名分布图和姓氏、建筑、军事、经济、交通、意愿、方位等人文类行政村地名分布图在空间上分布特征。第五部分是研究河南省地形、水文、动物、植物等自然类行政村地名分布图和姓氏、建筑、军事、经济、交通、意愿、方位等人文类行政村地名分布图形成的空间差异的原因和空间区域的关联。第六部分是文章研究结论和不足。自然类行政村地名在河南总体分布是西多东少,人文类行政村地名总体分布是东多西少。河南省行政村地名主要是受河南省的地形气候、河流水文、历史移民、交通建设和战乱灾害所影响。自然类行政村地名以河南的地形和气候为基础,地形类行政村地名与水文类行政村地名空间分布都是西多东少,但水文类行政村地名还与气候降水南北分布有关。由于地形气候影响生物多样分布,所以动物和植物行政村地名讲会与地形和水文类行政村地名伴生。河南省人文类地名主要受河南历史上移民和近代经济交通建设影响。姓氏类行政村地名以历史移民为主要原因,建筑类行政村地名部分地区也于移民宗族有关,军事类行政村地名与历史上军屯移民有关,方位类行政村地名就是新移民在已经移民地区的地名基础上为了加以区分。近代河南交通建设带动了交通枢纽和经济建设,所以交通类行政村地名与经济类行政村地名将会伴生一起出现。河南省位于全国的十字路口,交通经济类行政村地名多出现在交通节点周围。地形是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会影响到河南各地受历史变迁冲击程度和水患灾害的差异。西部山地受战乱影响小而东部平原是战乱要地,所以战后移民将会向河南省东部地区大量迁移,这会影响到河南省自然类行政村地名西多东少,而人文类行政村地名西少东多。所以河南省行政村地名是以地形和区位为基础,地形区位再影响历史移民和交通经济,表现出来的是河南省各类行政村地名非均衡性分布。
【学位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281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河南省地形政图
河南省县级行政图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5717
【学位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281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河南省地形政图
河南省县级行政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晨;修春亮;陈伟;李程洋;;基于GIS的北京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地理科学;2014年04期
2 王荣;吴宏岐;何彤慧;;盐池县聚落地名自然要素的空间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11期
3 李春平;李红;;山东省乡镇级以上地名景观特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年02期
4 王荣;王林伶;;盐池县人文地名类型与分布特征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5 王彬;黄秀莲;司徒尚纪;;广东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J];热带地理;2011年05期
6 吴朋飞;;论城市现代化背景下古都地名生存困境与对策[J];中国名城;2011年09期
7 李琦;;河南地名用语的文化内涵[J];新闻爱好者;2011年03期
8 姚静;李爽;许丹海;赵嫘;;河南省地名景观特征与区划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9 王洪瑞;;河南县市地名由来初探[J];中国地方志;2009年07期
10 朱竑;周军;王彬;;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2845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4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