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自然要素在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21:32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的弊端问题导致生态空间与生存空间在用地上存在巨大的矛盾。所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城市地下空间具有封闭性,导致其内部环境与地面环境存在诸多差异,而且僵硬模式化的设计弊端凸显,使人不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对地下空间产生了负面印象。同时在这个充满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人们渴望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研究一种以自然要素为设计语言的环境设计方法来改善城市地下空间的环境,使城市地下空间真正成为人们需要的生存空间。本文通过太原市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首先对太原市地下公共空间的现存问题与使用者对地下公共空间环境的主观评价进行分析。其次,以人对自然要素的期待以及人在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建立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运用自然要素进行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模式。最后,以运用自然要素进行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模式为策略指导,参考各类空间设计案例,提出具体的运用自然要素改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策略方法,将生态性自然要素、过程性自然要素以及意象性自然要素引入地下空间。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城市地下公...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自然要素在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l中国2014,21),O年城市化率预测分析图

公共空间,自然要素


Figure?1-2?Definition?of?the?underground?public?space?of?the?city??图片来源:窗論??1.3.2自然要素??自然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概念及分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有着很大的差异。古希腊哲学家将自然界定为“水、精气、火”,中国??古代对自然的定义为《金、木、水、火、土”,这一时期对自然要素的定义是不明??确的6。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水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要??素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在这一时期,人们认为自然要素是自然界中非人工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基本物质组分,包括水、植物、动物、土壤、空气、阳光等。??紧接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展开,随着生态#的提出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开始运用科技手段在生态系统下对自然要??素进行研究,人们在研宄的过程中发现自然要素不单单是基本物质组分,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影响与制约,并依靠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建立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能??够营造出独特的自然意境,满足人们心灵的享受。基于此,自然要素主要分为:??

社区,顶棚


老鼠街DIY社区现有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有商户100余家,其_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文化产业基地,生打各类文创产品、DIY产品以及以五一广场??为核心的太原红色发展历程图文展,另有少暈餐饮与游戏娱乐的店铺。老鼠街??DIY社区的主要消费人群为学生^??2):空间环境现状??老鼠街DIY社区由于开发时间久远,后来再开发也并未对空间环境进行改??善,导致整体环境拥挤、狭小、昏暗,相对落后^??如图2-2所示,在雙间界面处理方面,老鼠街DIY社区顶棚整体颜色较为??统一,以浅土黄色为主,按照顶棚的处理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在通道主要采用??仿土窑洞的水泥拱形顶;在出入口节点采用白色涂料作为吊顶材料,并穿插黑色??条状半透明塑钢玻璃。老鼠街DIY?lig顶棚处理整体简单,部分顶棚存在材料??脱落,板材掉落的问题。其次该地下空间的地面主要以黄色地面贴纸铺设,地面??贴纸破烂现象随处可见。墙面主要以店铺橱窗、店招、以及涂鸦墙、文化展示墙??为主,店铺橱窗及店招形式并不统一%商品摆放凌乱不堪,更有商品占道现象。??文化展示墙也并没有很好地进行设计,仅以大字报的形式贴在墙上,涂鸦墙也不??美观,墙面胡写乱画的现象随处可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光引导下的人与空间共鸣——空间与光设计专辑[J]. 陈雅男,范嘉苑,彭佳.  现代装饰. 2018(10)
[2]轨道交通综合体地下空间引入自然要素设计初探[J]. 鄢晓洵.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20)
[3]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之思考[J]. 郁建中.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08)
[4]环境设计与景观建筑教学的思与践——基于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教学[J]. 乔怡青.  西北美术. 2018(01)
[5]中国城市化速度预测分析[J]. 李善同,吴三忙,高春亮.  发展研究. 2017(11)
[6]中央公园地下空间设计探讨[J]. 黄本良,周曼,钱美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7(03)
[7]地下生态城市与深地生态圈战略构想及其关键技术展望[J]. 谢和平,高明忠,张茹,徐恒,王勇威,邓建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06)
[8]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J]. 张艺馨.  都市快轨交通. 2016(04)
[9]商业空间中自然元素的表现特性研究[J]. 姜程.  设计. 2016(15)
[10]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营造初探[J]. 马志雯.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06)

硕士论文
[1]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枢纽地下商业空间设计[D]. 朱拼.北京交通大学 2018
[2]城市地下商业空间设计研究[D]. 管梦迪.苏州大学 2018
[3]基于心理安全的北京地铁站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 周业成.北京工业大学 2017
[4]地铁建筑空间设计的艺术性研究[D]. 张欣.南京林业大学 2017
[5]基于步行环境需求的山地城市绿道选线研究[D]. 赵宇.西南大学 2017
[6]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与行为心理的交通枢纽商业过渡空间的研究[D]. 沈百琦.北京交通大学 2017
[7]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的公众参与方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许溪.广西大学 2016
[8]基于行为心理的城市综合体体验空间设计研究[D]. 栗木西.河北工程大学 2016
[9]基于行为需求的地铁站内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杨帆.中国矿业大学 2016
[10]生态景观视角下室内绿化应用研究[D]. 李茜.东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61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61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