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城镇历史景观的层积规律解译及保护方法研究——以重庆龙兴古镇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08 23:16
  基于城镇历史景观的"层积"理念,制定其景观要素构成与景观格局判定的解译标准;以重庆市龙兴古镇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地籍舆图及现状测绘等资料,建立龙兴古镇景观要素与景观格局2套数据库;利用ArcGIS平台、Depthmap软件分别对景观要素与景观格局进行统计分析和空间句法分析,剥离出龙兴古镇的3个历史阶段:形成期、发展期与成熟期,并对各阶段的特征状态进行分析,结合历史事件、文化兴衰、职能转变等历史背景,总结提取影响层积规律形成的关键因子;在层积规律解译的基础上提出对景观要素与景观格局的保护方法。 

【文章来源】:中国园林. 2020,36(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城镇历史景观的层积规律解译及保护方法研究——以重庆龙兴古镇为例


城镇历史景观“层积规律”解译与保护技术路线图

现状,商贸,景观要素,市集


在景观要素量化过程中分析数量、面积与类型,运用ArcGIS空间叠置与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计算并统计变化的具体数值(表2)。在3个时期的数据比对中可以看出,公共建筑与民宅建筑的数量和面积同步增长,这是因其形成、发展的内在文化聚集机制形成的。配套的街巷与广场院落等空间场所也随之增长,但在初期增长较为缓慢,发展期增长较为迅速。这主要是因为龙兴场镇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市集,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此定居、经商,整个龙兴场镇形成以商贸和宗教信仰并重的二元格局。在发展的中后期,整个场镇的建筑、活动空间占比已经超过自然环境占比,这也是场镇成熟的标志之一,形成较为成熟的集民居、商贸、宗教等职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场镇。图3 龙兴古镇景观要素空间数据库

景观要素,空间数据库,层积,景观格局


龙兴古镇景观要素空间数据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城镇“景观-文化”构成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J]. 肖竞,李和平,曹珂.  城市规划. 2016(12)
[2]“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城镇活态保护方法探析[J]. 李和平,肖竞,曹珂,邢西玲.  中国园林. 2015(06)
[3]康泽恩学派微观形态研究及在城镇历史景观保护中的应用[J]. 刘垚.  城市观察. 2014(05)
[4]基于GIS和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方法研究——以江门市历史街区为例[J]. 王成芳,孙一民.  热带地理. 2012(02)
[5]基于GIS技术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划定历史街区的应用[J]. 胡明星,金超,董卫.  建筑与文化. 2010(07)
[6]基于分形理论和空间句法的城市形态演变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 詹庆明,徐涛,周俊.  华中建筑. 2010(04)
[7]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城市形态类型学在中国的应用[J]. 陈飞.  建筑学报. 2010(04)
[8]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街区多尺度空间分析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J]. 陈仲光,徐建刚,蒋海兵.  城市规划. 2009(08)
[9]GIS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 胡明星,董卫.  建筑学报. 2004(12)



本文编号:3219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19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7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