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河南南太行山地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2 04:33
  南太行山区是河南省北部重要的地理、文化和行政区域,其传统聚落和民居建筑是豫北地区的特色和典型。对河南南太行传统聚落研究的起因,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南太行地区的重要性与独特性。从大的地形地貌来说,太行山是中国地貌基本骨架纵向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南太行又是整个太行山起始的地方。从文明起源来说,一万年前,大约是新、旧石器时代交接的时期,南太行西南部的济源王屋山地区已经有人类的活动。与此同时,南太行东北部的鹤壁地区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遗存。二是基于南太行传统聚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思考。南太行地处晋、豫、冀三省交界处,文化贸易交流频繁,聚落、民居风格都会受到影响。同时其地处山区,形成了以石头民居为主的聚落风貌,特色鲜明。目前,山区旅游和民宿的蓬勃发展,对村落保护提出新的要求,产生了新问题,需要结合现实发展进行解决。本论文是通过文献研读、实地调研、类型分析、统计归纳,对具有典型性的南太行传统聚落进行综合分析与整理。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各个层面去梳理南太行传统聚落的类型、空间构成、空间形态、聚落风貌与石头民居的关系,并总结其特征。最后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去探讨南太...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河南南太行山地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示意图,阶梯,地势,三级


现实发展需求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10 个,历史文化名村 9 个,传历史文化名镇 51 个,历史文化名村 46 个,传统村落 811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 121 个,占河南省总数的约 15%。由于地处南太行山区,村民经济来源相对较少,生活十分,民居年久失修,许多已坍塌。但这些传统聚落依托于南美,聚落遗存丰富,民居颇具当地特色,所以发展旅游成然之选。其中发展较早、知名度较高的有林州石板岩镇、貌较好的聚落都藏于深山,不为人知,只有少数探险者、中。从外部条件来看,社会上相关的公司也看中了南太行图 1.2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来源:谷歌)

分布图,太行山,山系,分布图


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1]《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阳之北。”[2]河南境内的部分,分布在林州市、安阳县、鹤壁市、修武县、博爱县、沁阳市、济源市共 11 个图 1.3 太行山山系分布图(来源:《太行山之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太行山区平顺县民居类型及特征研究[J]. 薛林平,胡盼,张嘉琪.  南方建筑. 2018(06)
[2]豫北太行山区防御型传统村落特征初探——以卫辉小店河村古建筑群为例[J]. 庄昭奎,张萍,王璐.  绿色科技. 2018(14)
[3]“新旧并存”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豫北小店河村为例[J]. 王亚敏,刘宏成,刘健璇.  建筑与文化. 2018(07)
[4]豫北传统民居生态化建筑节能研究——以林州市石板岩乡草庙村为例[J]. 芦伟,张世豪.  住宅科技. 2018(05)
[5]《河南安阳市草庙村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J]. 张文鹏.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8(02)
[6]贵州白水河布依聚落形态及其生存理性研究[J]. 周政旭,程思佳.  建筑学报. 2018(03)
[7]豫北山地传统民居的地域气候适应特征及价值分析[J]. 闫海燕,王亚敏,刘辉,陈静.  北方园艺. 2017(18)
[8]太行山区商贾驿站型乡村聚落研究——以山西省平顺县花园村为例[J]. 赵斌,张建华,李晓东.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3)
[9]修武一斗水关帝庙戏楼及其碑刻考述[J]. 程峰,程谦.  中华戏曲. 2016(01)
[10]河南省卫辉市小店河闫氏家族历史兴衰考究[J]. 薛宸宇.  文化学刊. 2016(07)

博士论文
[1]贵州喀斯特山区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研究[D]. 杜佳.浙江大学 2017
[2]秦巴山地乡土聚落及当代发展研究[D]. 闫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D]. 赵冶.华南理工大学 2012
[4]中原文化与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 郑东军.天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豫西沁阳市九渡村村落布局及民居形态初探[D]. 王全军.中原工学院 2018
[2]文化线路遗产视角下的太行山陉道研究[D]. 王晓敏.黑龙江大学 2018
[3]山地传统民居及聚落选址的风水研究[D]. 张蒙.重庆师范大学 2017
[4]焦作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 贾盈盈.湖南师范大学 2017
[5]渭河上游流域传统聚落及民居建筑形态研究[D]. 袁晓羚.长安大学 2016
[6]河南省传统村落类型与形态研究[D]. 薛姣.郑州大学 2016
[7]西藏林芝地区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 萧依山.重庆大学 2016
[8]巴渝地区山地传统聚落风貌设计研究[D]. 刘艳.重庆交通大学 2016
[9]豫南地域文化背景下信阳传统村镇聚落空间模式研究[D]. 吕阳.郑州大学 2015
[10]南太行山区传统地域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D]. 马海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90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490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3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