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北京典型居住小区公共空间微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5 03:5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住小区建设量日益增大,而居住小区公共空间作为居民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提高居住小区整体环境质量、增强居民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空间,也是决定居住小区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居住小区内的微气候环境对居民的活动方式、活动意愿、身心健康都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研究城市居民小区公共空间的微环境问题,可以更好的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微环境要素与居住小区内建筑物的空间布局、高度,景观绿化的水体、地形、植被维护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微环境会对公共空间人体舒适度产生显著影响。本文根据建筑布局、绿化景观等因素选取居住小区高速发展时期的典型北京居住小区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对夏季北京典型住宅小区的实测,选取不同公共空间布局,不同景观绿化的区域作为测量点,得到相应的温度、湿度、风速、可吸入颗粒物等参数数值,并对居民调查问卷中总结得到的室外舒适度主观感知进行对比,对主客观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Envi-met将北京典型居住小区的六种基本布局形式,不同绿化景观形态进行冬季和夏季的模拟计算,总结规律。对住宅小区改善公共空间微环境,提供改进策略,也为今后住宅小区公共空间微环境设计提供相...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京典型居住小区公共空间微环境研究


一l研究框架(笔者自绘)

结构图,公共空间,住宅小区,结构图


图2-丨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结构图(笔者自绘)??

小区,位置图,气象


??选取石景山杨庄中区和杨庄北区,作为本文实测小区样本进行实地测量,位??置如下图3-1所示。住宅小区位于西部居住密度较为适中的宜居区,小区周边有??城市快速干道,城市绿带,综合商业建筑等地块条件。小区内部,建筑布局以行??列式、围合式为主,景观绿化较为成熟,绿化率达到30.?5%,绿化种类较为丰富。??行道树有成荫的10年以上乔木,也有3-5年乔木,街道绿化有灌木和较矮树种,??住宅楼前绿化有草地和乔、灌木。小区内零散分布有大大小小游园景观,供居民??休憩娱乐。??人.;&???????r.??—---?■?-4^.??岭\?,....,■?±]-??t??-?-"-i-?■??I../:?-?f?:?'」4」??图3-1测试小区位置图(笔者自绘)??3.2测试仪器??本次微气候实验选择的仪器是手持气象检测仪YRM-GPS3如图-1所示,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3-1所示。气象、环境监测的功能是实时显示各传感器的瞬时??数值,其自动测量时间间隔为1分钟。???表3-1手持气象监测仪主要技术指标???气象要素_?分辨率?测量范围?精度??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园林绿地5种植物群落夏季降温增湿作用[J]. 秦仲,李湛东,成仿云,沙海峰.  林业科学. 2016(01)
[2]基于ENVI-met的北京典型住宅区微气候数值模拟分析[J]. 秦文翠,胡聃,李元征,郭振.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03)
[3]基于CFD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热环境效应分析[J]. 刘艳红,郭晋平,魏清顺.  生态学报. 2012(06)
[4]绿地空间分布格局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以太原市为例[J]. 刘艳红,郭晋平.  中国环境科学. 2011(08)
[5]中国20座旅游城市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J]. 柏秦凤,霍治国,贺楠,李娜,魏娜.  生态学杂志. 2009(08)
[6]公共空间的理论思考[J]. 龙元.  建筑学报. 2009(S1)
[7]不同布局高层建筑群的风环境状况评价[J]. 马剑,陈水福,王海根.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06)
[8]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体系研究[J]. 罗晓玲,兰晓波,李岩瑛,郭良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S2)
[9]广州高层住宅小区风环境模拟分析[J]. 唐毅,孟庆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博士论文
[1]绿地缓解城市居住区热环境效应的研究[D]. 秦俊.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城市空间形态对主城区气候影响研究[D]. 周雪帆.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绿化体系对湿热地区建筑组团室外热环境影响研究[D]. 陈卓伦.华南理工大学 2010
[4]夏热冬冷地区基于城市微气候的街区层峡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王振.华中科技大学 2008
[5]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研究[D]. 林波荣.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华南城市典型居住小区空间形态对微气候的影响研究[D]. 赵冬.广东工业大学 2016
[2]城市休闲街区的室外微气候环境分析[D]. 罗戴维.西南交通大学 2013
[3]不同建筑布局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及节能效果分析[D]. 袁永东.东华大学 2011
[4]城市居民小区内微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D]. 包毅.浙江大学 2010
[5]几种典型布局住宅小区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D]. 都桂梅.湖南大学 2009
[6]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实测与模拟[D]. 赵炎.重庆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5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495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7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