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龙村空间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20:41
  本文试图在历史社会学视野下,根据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研究路径,通过对滇中一个回族村庄(龙村)从明初至今的村落格局、空间形态、生计方式、日常生产生活变迁以及对地方感和地方意义的考察。描述和分析整个历史进程中村庄空间变迁过程,探究不同历史时期行动主体的运作与行动逻辑,从而揭示村庄空间是如何实现从传统象征性空间到现代工具性空间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对地方感的影响。本文沿历时性时间脉络,首先呈现了龙村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与空间形态。龙村传统村落共同体是一个整体性、非匀质的、神圣的、各个空间相互配合的象征性空间;村落空间是由血缘、地缘和精神性纽带构建的地方日常空间,蕴含强烈地方感和地方意义。其次,本文描述与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行动主体作用下的村庄空间变迁过程;探讨行动主体的空间实践对村庄空间中人、物、生产关系、日常生活交往的规训与影响。发现村庄空间依据行动主体的目标变化而变化,龙村村庄经历了从传统村落共同体到现代社会空间的变迁;村庄空间经历了从象征性到工具性的转变;血缘、地缘和精神性纽带所构建的地方日常空间被解构,地方感趋于淡化。最后,探讨不同时期资本影响下村民生计方式的选择,分析不同生计方式与村庄...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龙村空间变迁研究


图1:龙村主要道路图??在;H■子东边'沿红旗?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村民口述及实地走访绘制.??河通往北城,村民??

区域图,行政区划,区域图,社区


-?.?.?..?.??^??图2:龙村所在社区区域图??虽然龙村的称谓及行政区划经历了数次变动,但其地理位置未有变动,只不同的行政区划下所型塑的村庄空间有所不同。??

传统村落,实地调查,资料来源,村民


图3:传统村落格局还原图??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村民口述及实地调查走访绘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演变与重塑:中国农民生活空间的变迁[J]. 董运生.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6)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回族寺坊变迁及其趋向--基于宁夏吴忠的调研[J]. 马志强.  回族研究. 2017(04)
[3]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变迁与乡村文化传承——以浙江三村为例[J]. 鲁可荣,程川.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4]“地方”:生态批评研究的新范畴——段义孚和斯奈德“地方”思想比较研究[J]. 蔡霞.  外语研究. 2016(02)
[5]“空间生产”视野下的农村居住空间变迁研究——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堂八村为例[J]. 何海狮.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6]空间生产视角下广州里仁洞“淘宝村”的空间变迁[J]. 张嘉欣,千庆兰,陈颖彪,姜炎峰.  经济地理. 2016(01)
[7]二十年来中国农村文化变迁:表征、影响与思考——来自全国25省(市、区)118村的调查[J]. 陈波.  中国软科学. 2015(08)
[8]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与乡村空间转型——以苏南为例[J]. 郭旭,赵琪龙,李广斌.  城市规划. 2015(08)
[9]乡愁在当下,空间不可逆——昆明城区改造运动中的宏仁村[J]. 朱晓阳.  文化纵横. 2015(02)
[10]城市化进程中村落空间变迁的二维考量——时间与空间[J]. 朱珏.  浙江社会科学. 2013(12)

硕士论文
[1]国家、市场与空间生产:汉村的地志与经验[D]. 王冠华.云南大学 2017
[2]农村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D]. 张良.华中师范大学 2010
[3]乡村社会公共生活的变迁[D]. 夏国锋.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69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569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