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挪用与拼贴—美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朱利安·施纳贝尔的绘画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14:34
  20世纪80年代,西方艺术界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与70年代艺术创新形式无限泛滥后,艺术家们在冷漠的表现形式与无休止的创新探索后普遍感到疲惫,于是重拾画笔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实践。受德国新绘画的启发,美国兴起了一场以复兴具象与架上绘画为中心思想的艺术运动,即美国“新表现主义运动”。在此运动中,朱利安·施纳贝尔因其独特的绘画语言风格成为新表现主义运动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有极高的理论研究价值。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从历史与民族的角度分析美国新表现主义运动兴起的原因,简述新表现主义与德国表现主义及德国新绘画的关系;第三章详细介绍艺术家其人,并从“挪用”与“拼贴”的艺术创作角度分析朱利安·施纳贝尔绘画中的艺术风格与绘画内容,叙述朱利安·施纳贝尔在新表现主义绘画中独特的绘画语言面貌,并进一步从外延与内涵层面分析美国新表现主义的特点;第四章从具体绘画语言,即挪用与拼贴的角度入手,详细分析朱利安·施纳贝尔在绘画材料和绘画风格特征上的独特性,并就其在绘画材料上的大胆创新与具有同样创作形式的著名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作为对比。并从图像处理手法层面,与同为新表现主...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美国新表现主义运动的背景与内涵研究
    2.1 德国表现主义运动与美国新表现主义运动之间的关系
    2.2 美国新表现主义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2.3 美国新表现主义运动兴起的深层文化动因
3.挪用与拼贴——朱利安·施纳贝尔在新表现主义运动中的独特性
    3.1 艺术家其人——艺术领域的多面手
    3.2 利用挪用与拼贴完成绘画领域的创新
        3.2.1 绘画风格的挪用与拼贴
        3.2.2 绘画内容的挪用与拼贴
    3.3 朱利安·施纳贝尔在新表现主义绘画中独特的语言面貌
    3.4 从艺术家的多元身份和创作手法看美国新表现主义的内涵与外延
4.挪用与拼贴——朱利安·施纳贝尔的绘画语言如何“承前启后”
    4.1 朱利安·施纳贝尔与前辈艺术大师在绘画语言运用上的对比
        4.1.1 罗伯特·劳申伯格——“生活即是艺术”
        4.1.2 大卫·萨利——冷静的图像力量
    4.2 朱利安·施纳贝尔在“新表现主义”绘画语言系统中的突破
        4.2.1 挪用——绘画语言通过绘画材料在艺术“呈现”层面的突破
        4.2.2 拼贴——绘画语言通过创作手段在艺术“表现”层面的突破
5.挪用与拼贴——朱利安·施纳贝尔的绘画语言在不同题材中的运用与体现..
    5.1 对人物题材的表现
        5.1.1 故事性
        5.1.2 崇高感
        5.1.3 单薄凛冽的画面意味
    5.2 对历史题材的表现
        5.2.1 罗马立柱——理想崇高的古典绘画元素符号
        5.2.2 种族——历史与社会矛盾的题材选择
    5.3 对宗教题材的表现
        5.3.1 骷髅——宗教图式的丰富意涵
        5.3.2 十字架——探究信仰的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由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思想浅谈架上绘画存亡[J]. 张钊.  青年文学家. 2013(04)
[2]生活即是艺术——探究罗伯特·劳申伯格的“混合艺术”[J]. 李茜.  艺术百家. 2012(S2)
[3]巨幅画作——重新评价朱利安·施纳贝尔[J]. 拉斐尔·鲁宾斯坦,朱峰铎.  美苑. 2012(03)
[4]“为了寻找一种新的观看方式”——劳申伯格的艺术突破[J]. 陆序彦.  美术观察. 2009(04)

硕士论文
[1]大卫·萨利艺术中的后现代绘画艺术语言研究[D]. 卓毓筝.福建师范大学 2017
[2]美国80年代新表现主义简析[D]. 周应彬.中国美术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582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582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f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