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森林疗养步道规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2 21:35
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我国各地涌现出对森林疗养的关注,北京最早引入森林疗养理念,并在各方面积极尝试推进其发展。本文以森林疗养步道为切入点,以北京地区33个森林公园中森林疗养步道为调查对象,研究了北京地区森林疗养步道规划设计内容,具体研究内容为:森林疗养步道类型、森林疗养步道设计要素等、同时针对森林疗养步道自然度与色彩进行了专项研究。针对北京地区森林疗养步道规划设计内容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归纳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针对森林疗养步道自然度与色彩利用SD问卷法、因子分析法、眼动仪实验法等进行研究,并使用spss、eyeso studio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在眼动实验中,将不同自然度、季相的森林疗养步道环境作为自变量,被试的喜好作为因变量,因变量通过眼动仪的总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平均注视时间、眼动轨迹及热图作为指标。利用注视时间及眼动轨迹图来探究被试对不同森林疗养步道的喜好差异,总结得出最适宜北京地区森林疗养步道规划设计的内容与特点。研究发现:1)森林疗养步道整体环境应含有负氧离子、沿途美景、鸟语花香、适量添加配套设施、有厕所、遮荫避雨设施、标志牌等内容;视觉资源要包含植物、溪流瀑...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2大冻山步道导览图(来源:image.baidu.com)??
图2-1?现状照片(来源:image,?baidu.?com)??
图2-2半开敞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游憩者场所感知与恢复性知觉关系研究——以福州温泉公园为例[J]. 刘群阅,尤达,潘明慧,池梦薇,黄启堂,兰思仁. 旅游学刊. 2017(07)
[2]森林疗养[J]. 李慧,李春义,南海龙. 风景园林. 2017(05)
[3]德国森林体验教育与森林疗养考察[J]. 朱建刚. 国土绿化. 2017(02)
[4]森林疗养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张艳丽,王丹. 河北林业科技. 2016(03)
[5]黑龙江省发展森林疗养探究[J]. 李玉宝,陈建伟. 防护林科技. 2016(05)
[6]北京城市森林PM2.5质量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蒋燕,陈波,鲁绍伟,李少宁.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3)
[7]头戴式眼动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J]. 宫德麟,施家栋,张广月,王建中.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1)
[8]北京森林疗养工作展望[J]. 南海龙,王小平,陈峻崎,朱建刚,杨晓晖,杨欣宇,崔亚红. 河北林业科技. 2015(05)
[9]北京市以森林疗养促进公众健康对策研究[J]. 周彩贤,张峰,冯达,马红,邹大林,南海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10]康复景观的亲生物设计探析[J]. 刘博新,李树华. 风景园林. 2015(05)
博士论文
[1]北京市绿化树木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D]. 高岩.北京林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徐秀明.福建农林大学 2017
[2]视线追踪技术在网页关注点提取中的应用研究[D]. 金瑞铭.西安工业大学 2016
[3]基于SD法的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评价研究[D]. 王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4]森林保健旅游体验与森林保健功效感知的关系研究[D]. 朱岩.湖南师范大学 2015
[5]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 邹雨岑.重庆大学 2014
[6]重庆主城区山地综合性公园主要技术指标探究[D]. 孟安燃.西南大学 2014
[7]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选线研究[D]. 徐扬.北京林业大学 2014
[8]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 张璐.东北农业大学 2014
[9]传统审美心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审美偏好研究[D]. 石文斐.闽南师范大学 2014
[10]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贺江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2938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2大冻山步道导览图(来源:image.baidu.com)??
图2-1?现状照片(来源:image,?baidu.?com)??
图2-2半开敞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游憩者场所感知与恢复性知觉关系研究——以福州温泉公园为例[J]. 刘群阅,尤达,潘明慧,池梦薇,黄启堂,兰思仁. 旅游学刊. 2017(07)
[2]森林疗养[J]. 李慧,李春义,南海龙. 风景园林. 2017(05)
[3]德国森林体验教育与森林疗养考察[J]. 朱建刚. 国土绿化. 2017(02)
[4]森林疗养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张艳丽,王丹. 河北林业科技. 2016(03)
[5]黑龙江省发展森林疗养探究[J]. 李玉宝,陈建伟. 防护林科技. 2016(05)
[6]北京城市森林PM2.5质量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蒋燕,陈波,鲁绍伟,李少宁.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3)
[7]头戴式眼动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J]. 宫德麟,施家栋,张广月,王建中.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1)
[8]北京森林疗养工作展望[J]. 南海龙,王小平,陈峻崎,朱建刚,杨晓晖,杨欣宇,崔亚红. 河北林业科技. 2015(05)
[9]北京市以森林疗养促进公众健康对策研究[J]. 周彩贤,张峰,冯达,马红,邹大林,南海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10]康复景观的亲生物设计探析[J]. 刘博新,李树华. 风景园林. 2015(05)
博士论文
[1]北京市绿化树木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D]. 高岩.北京林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徐秀明.福建农林大学 2017
[2]视线追踪技术在网页关注点提取中的应用研究[D]. 金瑞铭.西安工业大学 2016
[3]基于SD法的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评价研究[D]. 王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4]森林保健旅游体验与森林保健功效感知的关系研究[D]. 朱岩.湖南师范大学 2015
[5]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 邹雨岑.重庆大学 2014
[6]重庆主城区山地综合性公园主要技术指标探究[D]. 孟安燃.西南大学 2014
[7]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选线研究[D]. 徐扬.北京林业大学 2014
[8]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 张璐.东北农业大学 2014
[9]传统审美心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审美偏好研究[D]. 石文斐.闽南师范大学 2014
[10]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贺江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2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60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