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贵州兴义玉皇顶灾变地质遗迹成因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2 07:51
  玉皇顶灾变地质遗迹位于黔西南州兴义市则戎乡半边街村东侧,是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内的一个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是公园内普及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同时,它亦是一个极易再次形成大规模地质灾害的关键地点。通过对玉皇顶灾变地质遗迹的研究,揭示了其特征、成因和演化,有利于地质公园科学普及地学知识,提高民众防灾、减灾、避灾意识;有利于对该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保护。对玉皇顶灾变地质遗迹的研究对预防其再次大规模地质灾害发生,指导在相同或相似控制条件的区域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灾害防治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系统地描述了玉皇顶灾变地质遗迹的类型和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从古地理、地形地貌、岩性条件、水文、构造条件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该灾变地质遗迹的成因、演化机制;对该地质遗迹的保护、灾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玉皇顶灾变地质遗迹发育在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带,为一大型组合式灾变地质遗迹,包括地裂缝、滑坡和崩塌等地质遗迹。崩塌主要分布于坡度较陡或悬崖地貌发育地带,滑坡主要分布于陡崖前沿斜坡地貌发育地带,微型松散层滑坡发生的频率较高。地表风化和重力负...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地质遗迹成因研究现状
        1.3.2 灾害类地质遗迹的研究现状
        1.3.3 地质遗迹保护研究现状
        1.3.4 玉皇顶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第3章 玉皇顶地质遗迹类型及特征
    3.1 玉皇顶地质遗迹类型
        3.1.1 地质灾害遗迹类型
        3.1.2 玉皇顶地质遗迹类型
    3.2 玉皇顶滑坡遗迹特征
        3.2.1 基岩切成滑坡特征
        3.2.2 松散层滑坡遗迹特征
    3.3 崩塌堆积地质遗迹特征
        3.3.1 类型
        3.3.2 母岩型崩塌地质遗迹特征
        3.3.3 滑坡体型崩塌遗迹
        3.3.4 崩塌堆积地质遗迹特征
    3.4 地裂缝地质遗迹特征
第4章 玉皇顶灾变地质遗迹成因分析
    4.1 灾变地质遗迹的控制因素
    4.2 玉皇顶灾变地质遗迹形成条件分析
        4.2.1 地形地貌条件
        4.2.2 地层与岩性条件
        4.2.3 水文地质条件
        4.2.4 地质构造
    4.3 灾变地质遗迹形成的外动力条件
    4.4 小结
第5章 玉皇顶灾变地质遗迹演化过程
    5.1 岩石基础形成
        5.1.1 早三叠晚期至晚三叠早期—陡边缘台盆过渡带形成
        5.1.2 晚三叠中晚期—台盆填平、隆升成陆
    5.2 构造格局奠定
    5.3 区域地貌发育
        5.3.1 现代地貌
        5.3.2 地貌演化
    5.4 玉皇顶灾变地质遗迹形成演化过程
    5.5 玉皇顶灾变地质遗迹发展演化趋势
第6章 玉皇顶灾变地质遗迹开发保护
    6.1 地质灾害分析
        6.1.1 地质灾害现状分析
        6.1.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6.1.3 地质灾害防治
    6.2 地质遗迹开发保护措施
        6.2.1 地质遗迹开发现状及问题
        6.2.2 地质遗迹保护措施
        6.2.3 景区景点开发
    6.3 基岩切层滑坡地质遗迹保护治理措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 李昌明,黄巧燕.  低碳世界. 2018(09)
[2]金乡羊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成因浅析[J]. 刘小平.  居舍. 2018(22)
[3]江苏重要地质遗迹自然区划与保护研究[J]. 方强,刘杰,周晓丹,徐士银.  江苏科技信息. 2018(21)
[4]广东省亚髻山地质遗迹特征及成因分析[J]. 郭宇,苏扣林,陈峰.  国土资源导刊. 2018(02)
[5]唐山市崩塌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的关系[J]. 韩冲,袁运许,曹颐,孙超,王林英.  科技资讯. 2018(09)
[6]沂蒙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模式探讨[J]. 储皓,武法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S2)
[7]太行山地质遗迹特征与成因分析[J]. 王辉,李江海,吴桐雯.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8]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园区地质遗迹现状及保护对策[J]. 袁杨森,杜学良,魏振国,毛金彪.  华东地质. 2016(04)
[9]地质公园中的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 郝俊卿.  陕西地质. 2016(02)
[10]贵州重大地质灾害及影响因素分析[J]. 吕刚.  贵州地质. 2016(02)

博士论文
[1]南宫山地质公园火山岩地质遗迹特征、演化及保护研究[D]. 张阳.长安大学 2017
[2]新疆乌恰托云山间盆地地质遗迹景观体系、成因及评价研究[D]. 罗培.成都理工大学 2014
[3]中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特征研究[D]. 高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硕士论文
[1]沂蒙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类型及成因研究[D]. 任艳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2]甘肃官鹅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与成因研究[D]. 王叶丹.成都理工大学 2016
[3]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危岩特征及保护研究[D]. 姜伏伟.东华理工大学 2012
[4]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二维灾害危险性评价[D]. 张东薇.长安大学 2009
[5]四川剑门关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韦跃龙.成都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39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639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7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