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整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3 21:53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发展从强调物质阶段进入到“以人为本”阶段。在土地集约利用和消费升级的双重背景下,城市商业综合体不断涌现,功能也得到不断完善,满足着市民日常休闲交流的生活需求。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商业中心、街区标志特色、人口高度集聚区,因此,如何通过外部空间的整合设计来连接商业综合体和城市街区的研究就不可或缺。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及公共空间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最后绘制出研究框架;第二章对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这两个关键词的相关概念及其演变、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并对城市意象理论、外部空间理论、混合功能理论、建筑一体化理论进行概述;第三章对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商业综合体存在规划选址不当、空间容量不足、通勤行为不便、交通分离不够等问题。强调了整合设计的必要性,探讨了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发展方向;第四章从区位选址的城市设计角度进行分析;从车行动线与人行动线两个方面分析交通体系整合设计策略;从城市景观引入、景观组织序列、景观要素利用三方面分析景观环境...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商业综合体的基本概念
        2.1.1 商业综合体的概念定义
        2.1.2 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概况
        2.1.3 商业综合体的典型特征
        2.1.4 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模式
    2.2 外部空间
        2.2.1 外部空间的概念
        2.2.2 外部空间的发展趋势
        2.2.3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界定
    2.3 相关理论概述
        2.3.1 外部空间理论
        2.3.2 混合功能理论
        2.3.3 层次需求理论
第三章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现状与问题
    3.1 商业综合体现状
        3.1.1 建筑的巨型化发展趋势
        3.1.2 城市的立体化发展趋势
        3.1.3 建筑与城市一体化发展
    3.2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
        3.2.1 城市规划选址不当问题
        3.2.2 地面空间容量不足问题
        3.2.3 交通组织效率低下问题
    3.3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发展方向
        3.3.1 城市可持续发展
        3.3.2 丰富的城市环境
        3.3.3 主题化空间氛围
第四章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整合设计方法
    4.1 城市区位的选择条件
        4.1.1 区位选址的要点分析
        4.1.2 区位选址的典型案例
    4.2 交通体系的整合设计策略
        4.2.1 交通体系应对策略
        4.2.2 车行动线整合设计
        4.2.3 人行动线整合设计
    4.3 景观环境的整合设计策略
        4.3.1 城市景观的引入
        4.3.2 景观的组织序列
        4.3.3 景观要素的利用
    4.4 空间要素的整合设计策略
        4.4.1 与城市空间融合
        4.4.2 步道空间的整合
        4.4.3 街道空间的整合
        4.4.4 端点节点空间的整合
    4.5 复杂功能的整合设计策略
        4.5.1 功能的互补优势
        4.5.2 功能的系统设计
        4.5.3 功能的主次布局
第五章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实际案例分析
    5.1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行为活动分析
        5.1.1 外部空间行为活动调查
        5.1.2 外部空间行为活动分析
    5.2 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与功能分析
        5.2.1 商业综合体功能与空间调研
        5.2.2 商业综合体功能与空间的测量分析
        5.2.3 研究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16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816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c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