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白洋淀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23 02:00
  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基础。利用1980、1990、2000、2010、2017年等5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白洋淀区域景观类型的时空变化过程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并结合相关规划探讨了白洋淀未来景观格局变化及影响。结果表明,白洋淀区域景观规模和结构在1980—2000年期间变化不显著。2000—2017年期间,滩地向耕地、建设用地和湖泊大面积转换,湿地景观面积占比从78%下降到60%。2017—2030年期间,耕地和建设用地向湖泊转换,湿地景观面积占比将会达到90%;1980—2017年期间,滩地景观优势度最大,分布集中,但形状也最为复杂,各景观连通性走势较为平稳。景观尺度的破碎度不断升高,连通性和丰富度分别在1990年和2017年达到最大值。未来2030年,湖泊会成为优势景观类型,斑块分布集中且连通性增强,但复杂性增大。区域景观尺度的连通性变小,空间分布不均匀,丰富度降低;白洋淀景观格局历史演变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示其解释度为62.00%。未来气候条件下,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存在退化的风险,但规划实施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会对白洋淀的景...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1研究区位置

图1研究区位置

白洋淀(38°44′—38°59′N,115°46′—116°08′E)地处华中平原北部,涉及河北省安新、雄县、任丘、容城、高阳共5个县市,在2017年全部划归雄安新区(图1)。白洋淀属于浅水湖泊,是由143个淀泊和3700多条沟壕组成的水体,其中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


图2白洋淀景观类型面积时间变化

图2白洋淀景观类型面积时间变化

根据现有的5期土地利用数据和预测的2030年土地利用情景,给出各景观类型时空变化情况如图2、3所示。从图2可见,1980—2000年期间,各景观类型规模变化不显著,主要变化为水域面积增加了14.91km2,耕地面积减少了15.41km2。在2000—2017年期间,建设用地和....


图3白洋淀景观类型空间变化

图3白洋淀景观类型空间变化

图2白洋淀景观类型面积时间变化表2白洋淀区域1980—2000年景观类型转换/km2Table2LandscapetypeconversioninBaiyangdianregionfrom1980to20001980—2000景观类型Landscape....


图41980—2030年白洋淀在类型尺度的景观指数变化

图41980—2030年白洋淀在类型尺度的景观指数变化

斑块数量越多,斑块密度越大,意味着景观破碎度越高。由图5可见,1980—2017年期间,斑块个数和斑块密度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斑块个数由88个增加到167个,增加速率达到了23.51个/10a,斑块密度则从0.28增加到0.53,增加速率达到了0.07/10a,表明这期....



本文编号:3980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980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9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