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黎族制陶艺术在海南现代环境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论黎族制陶艺术在海南现代环境文化建设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挖掘黎族制陶的工艺中所包含的黎族文化特征,黎族制陶中工艺美的价值,来探讨出黎族制陶的文化审美内涵,将这些文化元素提炼成一种艺术语言融入海南现代环境文化的建设中。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 黎族 制陶艺术 环境艺术
【基金】:海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资助项目“论黎族制陶艺术在海南现代环境文化建设中的运用”,项目编号:QN1415
【分类号】:TQ174.71
【正文快照】: 一、黎族的制陶工艺与海南现代环境建设概况1.黎族制陶工艺的概况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地区,史学界与民族界普遍认为是黎族先民开发了海南岛。而制陶工艺作为黎族的文化特征并经过印证黎族制陶工艺从母系氏族社会就已经开始了。古老的制陶技艺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70年代,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忠霞;郑巍;;三亚市旅游景点名称理据研究与俄语翻译[J];才智;2011年09期
2 董国皇;;海南梅村地区黎族婚姻与家庭调查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02期
3 冯青;;海南黎语与汉语量词的异同[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符和积;;道教在海南黎族地区的传播与民族化[J];中国道教;2006年03期
5 程霞;李亚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机制研究述评[J];大家;2012年02期
6 邱海东;;黎族设计文化溯源[J];大家;2012年03期
7 熊红丽;;海南黎锦文化设计学应用探析[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8 曹春楠;;浅析黎族织锦艺术中的动物纹样[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9 韩立收;;“禁”之罪与罚——黎族传统“禁”习惯法概述[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张辽;张雅玲;;海南黎族初中生个性心理特征的调查及阳光体育干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元;;试论海南黎族地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A];海南地域建筑文化(博鳌)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韩立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法与黎族传统“禁”习惯法的对抗与妥协[A];海南新使命: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海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戴成萍;清代琼黎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利;海南毛感高地黎族的情感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谭晓静;文化失忆与记忆重构[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叶英萍;黎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岳永杰;海南黎族打柴舞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张朔人;明代海南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杨丽;“合亩”制与地方社会再生产[D];上海大学;2013年
8 袁晓莉;生存与创物[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9 杨定海;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晖阳;黎族婚俗视野下的法律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鞠斐;机杼精工 大美无言[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苏丽萍;独特的历史遗痕[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云林;黎族传统社会契约习惯法探析[D];海南大学;2011年
6 罗鹏;海南黎族合亩制地区的权利观念探析[D];海南大学;2011年
7 宁辉;论黎族民间法律秩序的建构[D];海南大学;2011年
8 陈小慈;黎族传统村落形态与住居形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倪萍丽;清代海南建置制度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邬思敏;黎族传统织锦纹样的现代运用[D];东华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议丹,胡佳;浅谈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J];现代情报;2004年03期
2 张绮曼;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现状与发展[J];科学中国人;1998年Z1期
3 薄晓光;初识环境艺术设计——关于本专业高职教育的随想[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李玫;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科学因素[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易西多;环境艺术的多学科交叉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刘娟;;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性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7年09期
7 范丽青;;浅谈陶瓷艺术在环境艺术美化中的作用[J];江苏陶瓷;2012年02期
8 何礼;;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13期
9 杜钰洲;;服饰文化和环境艺术[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10 何宇声;试论玻璃钢在建筑造型与环境艺术中的应用[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云;郄恩田;尹传垠;;关于中国环境艺术教育方向及模式的探讨[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何明;;简述环境艺术表现图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形式[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俞明海;周波;;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蔡在威;;理气生态学——环境科学与环境艺术[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郭义博;乔飞;;环境艺术设计形态语义之理论研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6 张瑜;;废瓷片介入环境艺术的审美价值[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孙奕;孙延;;环境艺术设计情感语言的架构与表现[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毛白滔;;色彩与建筑环境创造[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琪;;浅析陶瓷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杨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美学的意义[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奎庭;环境艺术师是城市的美神[N];中国环境报;2009年
2 杨亚彪;环境艺术师的使命[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胡春明;环境艺术:让城市更美丽[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郑极;现代建筑呼唤环境艺术[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奎庭;建筑、环境、艺术生命的回归[N];中国环境报;2005年
6 特邀嘉宾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主任张绮曼 本报记者 梁捷;让环境艺术设计融入生活[N];光明日报;2003年
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詹庆旋;关于环境艺术照明的基本理念[N];消费日报;2005年
8 顾孟潮;环境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环境化[N];中华建筑报;2002年
9 张绮曼;让环境艺术设计融入生活[N];中华建筑报;2006年
10 李桂媛 李运江 夏元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N];中华建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晨晨;中国风水与环境艺术[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2 童宜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伟;快速表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2 牛s
本文编号:436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3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