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异构网络环境下虚拟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6-13 16:13

  本文关键词:异构网络环境下虚拟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满足未来用户对业务的多样性需求,异构网络逐渐成为目前无线网络中的研究热点,所谓异构网络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属于不同的运营商、接入技术各异、覆盖范围不同以及网络制式和带宽各不相同的无线通信系统。通过网络融合的方式,将现存的各种异构网络取长补短,综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需求。利用异构终端的聚合与重构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可以满足用户在异构网络环境下对服务质量、传输速率、安全性能、用户体验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本文首先描述了基于多终端协同的多流并发传输系统,对其中的业务服务器、业务客户端、网络管理控制服务器以及虚拟终端系统四个模块的组成和功能分别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然后设计实现了虚拟终端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虚拟终端系统模块对业务传输的重要性,设计了基于多跳的虚拟终端系统,为该系统选择Ad-Hoc工作模式,采用Ad-Hoc动态组网,并选择AODV路由协议实现远距离终端设备之间的多跳通信,详细设计了系统中终端控制器和多个终端在终端发现、终端聚合以及终端重构过程中的具体步骤。(2)基于设计方案实现了基于多跳的虚拟终端系统,实现过程中,基于Linux系统稳定、高效而且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的特点,选择友善之臂的Tiny6410ARM板作为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平台;为终端设备平台选择支持Ad-Hoc工作模式的无线网卡,并进行无线驱动的移植,移植之后可以在ARM板上实现无线驱动的动态加载和卸载;进行路由协议的编写,编写好的路由协议经过交叉编译后生成ARM板上的可执行文件,有效实现多跳通信;然后根据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的功能进行软件编程,包括QT界面的实现、基于socket的消息发送和接收以及多线程编程。(3)对虚拟终端系统进行了测试,包括多跳通信、终端发现、终端聚合和终端重构过程,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虚拟终端系统采用Ad-Hoc动态组网,不会受到AP覆盖范围的限制,有效扩展了虚拟终端的聚合范围。利用多终端聚合共同为用户提供服务,大大提高了业务的传输速率,通过网络自适应调度实现终端重构,保证了当前提供业务的最优性,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关键词】:异构网络 Ad-Hoc组网 终端聚合 终端重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专用术语注释表9-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异构网络的发展10-12
  • 1.2 研究背景12
  • 1.3 异构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12-13
  • 1.4 虚拟终端系统13-16
  • 1.4.1 虚拟终端的概念13-14
  • 1.4.2 虚拟终端中的关键技术14-16
  •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16-18
  • 第二章 基于多终端协同的多流并发传输系统18-29
  • 2.1 总体方案18-20
  • 2.1.1 系统模型及应用场景18-19
  • 2.1.2 系统总体设计19-20
  • 2.2 多终端协同多流并发传输关键技术20-24
  • 2.2.1 基于TCP/UDP协议的socket连接20-23
  • 2.2.2 多流并发传输23-24
  • 2.3 业务服务器与业务客户端24-25
  • 2.3.1 业务服务器24
  • 2.3.2 业务客户端24-25
  • 2.4 网络管理控制服务器25
  • 2.5 虚拟终端系统研究现状25-27
  • 2.5.1 终端聚合与重构机制的算法研究26-27
  • 2.5.2 终端聚合与重构机制的实现研究27
  • 2.6 终端聚合和重构的设计27-28
  • 2.7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基于多跳的虚拟终端系统方案设计29-40
  • 3.1 总体设计方案29-32
  • 3.1.1 基于多跳的虚拟终端系统的系统模型29-30
  • 3.1.2 Ad-Hoc组网30-31
  • 3.1.3 Ad-Hoc路由协议31-32
  • 3.2 终端发现32-34
  • 3.3 终端聚合34-36
  • 3.4 终端重构36-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基于多跳的虚拟终端系统的实现40-61
  • 4.1 终端设备的确定40-41
  • 4.2 QT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41-44
  • 4.3 Wi-Fi网卡驱动的移植44-47
  • 4.4 路由协议编写和移植47-51
  • 4.4.1 AODV路由协议的编写47-49
  • 4.4.2 AODV路由协议的移植49-51
  • 4.5 软件编程51-60
  • 4.5.1 终端发现软件实现51-54
  • 4.5.2 终端聚合软件实现54-57
  • 4.5.3 终端重构软件实现57-60
  • 4.6 本章小结60-61
  • 第五章 虚拟终端系统的测试61-74
  • 5.1 软件环境和演示场景介绍61-62
  • 5.1.1 软件环境61
  • 5.1.2 运行环境61
  • 5.1.3 系统测试场景61-62
  • 5.2 系统测试62-73
  • 5.2.1 系统硬件模块组成62-63
  • 5.2.2 系统测试步骤63-73
  • 5.3 本章小结73-7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4-76
  • 6.1 工作小结74-75
  • 6.2 未来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79
  • 附录1 程序清单79-80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80-81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81-82
  • 致谢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厚炎;刘军杰;;基于虚拟终端的全网漏话提示业务方案的研究[J];军事通信技术;2008年02期

2 ;链接[J];每周电脑报;2007年18期

3 赵远林;张晖;朱洪波;;无线泛在网络下虚拟终端技术研究综述[J];电视技术;2013年03期

4 ;终端虚拟化正在改变信息化的意义[J];网络与信息;2011年07期

5 ;“和信”虚拟终端管理系统助力高校信息化[J];计算机安全;2013年12期

6 陈涛;周志立;张明柱;;DSP/BIOS在拖拉机虚拟终端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伊莎贝尔;;Sun Ray打造安全经济的虚拟终端[J];中国传媒科技;2009年07期

8 ;虚拟终端管理系统助力教育行业[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年10期

9 井俊岭;;通信协议及机制、虚拟终端资源优化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12期

10 吴良斌;肖祥;;基于VOI的虚拟终端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妮;徐皑冬;;ISO11783标准中虚拟终端协议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明柱;周志立;席志强;曹付义;;基于ISO11783标准的农业机械虚拟终端设计[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周建军;刘刚;李素;张漫;;ISO11783总线研究与应用[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彤;节能为先 30人共用一台PC[N];网络世界;2007年

2 凡妮;Ncomputing云终端领航桌面虚拟化市场[N];电脑商报;2010年

3 山东 张建立;Linux技巧园[N];电脑报;2004年

4 河南 刘楠;监控你的硬件状态[N];电脑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若翩;基于上下文的虚拟终端系统及ITS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陈晶晶;异构网络环境下虚拟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3 郭晓昌;无线泛在环境下基于预测模型的虚拟终端系统切换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4 韩建锋;面向泛在环境的虚拟终端系统中无线资源优化理论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5 周皓;泛在环境下虚拟终端系统的组织机制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赵远林;无线泛在网络下虚拟终端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异构网络环境下虚拟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46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f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