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云环境下分级负载均衡调度策略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6-15 03:03

  本文关键词:云环境下分级负载均衡调度策略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资源和数据是十分重要和珍贵的,这些资源和数据最终都要被存放到数以万计的服务器之上。而这些服务器将被分类并以集群化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对外提供服务。在云环境下,这种集群的体量和规模都是较大的,且对资源和数据需要更加精细度化的分割和评估。因此,在云环境下的负载均衡技术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因为通过对它的有效利用,我们能最大化地利用云环境下的各类资源。多数传统负载均衡技术更多是针对小规模化的集群环境或是web集群环境,其对复杂应用环境下的负载均衡处理能力较差,这些传统系统多数以请求连接数,流量或响应时间作为负载大小的判断依据,且多数仅能对静态环境下的负载均衡进行处理,这对于简单web类服务请求能够简单高效地进行均衡处理,但对于云环境下更为复杂的请求任务将不能很好的进行负载评估和均衡。本论文以如何对云环境下集群内部进行有效负载评估及负载均衡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级模型的全新负载均衡调度策略:云计算环境下分级负载均衡调度策略,并从实际应用角度提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负载评估方法。这里的分级模型构建了一个三层两域的体系结构,根据所处层级的不同将会进行对应层级的调度及均衡策略,每一层都可独立接收请求任务,同时结合对负载的有效评估来达到较为均衡的分发并执行请求任务,以避免出现请求过度集中于某些节点的情况。另外,通过在体系中建立不同的域来将内部庞大的服务器集群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得均衡策略在计算评估时可以在不同层次的多个域内同时进行,以此降低因为集群扩展而带来的性能压力,以达到在云环境下最大化地利用集群内部所有节点资源的能力。对于可靠性而言,体系结构中的master节点都以集群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来防止单点失效,除此之外,本文所述的分级负载均衡及调度策略更是实现了当所有master节点都失效的情况下,各个子域网络内的元节点仍能作为一个整体对外提供服务并进行有效的负载均衡,从而保证了在云计算环境下对高可靠性的要求。最终实现了一个更适合于云环境的负载均衡系统。
【关键词】:分级负载均衡 云计算 集群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3.0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13-14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14-15
  • 第二章 相关技术15-21
  • 2.1 云计算15-16
  • 2.1.1 云计算的概念15
  • 2.1.2 云计算的特征15-16
  • 2.1.3 云计算的类别16
  • 2.2 集群技术16-17
  • 2.2.1 集群的概念16-17
  • 2.2.2 集群的分类17
  • 2.3 负载均衡技术17-20
  • 2.3.1 负载均衡概述17-18
  • 2.3.2 负载均衡技术的分类18-19
  • 2.3.3 负载均衡算法19-20
  • 2.4 本章小结20-21
  • 第三章 分级负载均衡的研究21-43
  • 3.1 MLLB系统的体系结构、特点及解决的问题21-27
  • 3.1.1 体系结构22-23
  • 3.1.2 特点23-26
  • 3.1.3 解决的主要问题26-27
  • 3.2 针对负载基本问题的研究27-34
  • 3.2.1 负载的参考和选取27-28
  • 3.2.2 负载数据获取及组织框架28-30
  • 3.2.3 负载的评估30-34
  • 3.3 MLLB系统的分级均衡及调度原理34-42
  • 3.3.1 L1级负载均衡及调度36-38
  • 3.3.2 L2级负载均衡及类路由推荐算法38-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分级负载均衡系统的设计43-63
  • 4.1 MLLB系统的总体架构43-45
  • 4.2 负载数据采集器的设计45-48
  • 4.2.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46-47
  • 4.2.2 数据上报模块及扩展性功能设计47-48
  • 4.3 网络通信设计48-52
  • 4.4 分级调度器的设计52-58
  • 4.4.1 通用基础架构设计52-53
  • 4.4.2 L1级调度器的设计53-55
  • 4.4.3 L2级调度器的设计55-58
  • 4.5 分级负载均衡器的设计58-62
  • 4.5.1 L1级负载均衡器的设计58-59
  • 4.5.2 L2级负载均衡器的设计59-62
  • 4.6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分级负载均衡系统的实现63-81
  • 5.1 总体框架63-66
  • 5.2 负载数据采集器的实现66-70
  • 5.2.1 负载数据的采集67-69
  • 5.2.2 负载数据的上报及命令请求监听69-70
  • 5.3 分级调度器的实现70-74
  • 5.3.1 L1级调度器的实现70-72
  • 5.3.2 L2级调度器的实现72-74
  • 5.4 分级负载均衡器的实现74-80
  • 5.4.1 L1级负载均衡器的实现74-76
  • 5.4.2 L2级负载均衡器的实现76-80
  • 5.5 本章小结80-81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和分析81-92
  • 6.1 测试环境81-82
  • 6.2 测试环境搭建82-85
  •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85-91
  • 6.3.1 场景一测试85-89
  • 6.3.2 场景二测试89-91
  • 6.4 本章小结91-92
  • 第七章 结论92-95
  • 7.1 本文的研究成果92-93
  • 7.2 未来的展望93-95
  • 致谢95-96
  • 参考文献96-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郑树琴;;调度策略在并行机调度仿真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3年01期

2 王浩,钟玉琢;一种新的基于流合并的调度策略[J];计算机学报;2001年03期

3 张丽晓,袁立强,徐炜民;基于任务类型的集群调度策略[J];计算机工程;2004年13期

4 宁凝;钱省三;孟志雷;;带有工艺约束的并行多机调度策略[J];工业工程;2008年02期

5 刘宴兵;李秉智;幸云辉;;宽带路由器输入排队调度策略的综合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2年03期

6 杨祥茂;谭曦;;基于网络资源消费者模型的调度策略[J];计算机科学;2003年09期

7 黄敏;姚正林;刘金刚;;网络QoS调度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9期

8 方泳;袁召云;;环行穿梭车调度策略的仿真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2年04期

9 胡敏,陶洋;基于网络配置管理的调度策略分析[J];数字通信;1999年04期

10 王振凯,刘斌,徐光yP;核心无状态虚拟时钟调度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子敬;李红燕;;一种资源共享情况下的连续查询算子调度策略[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2 林志红;;照口水电厂优化调度策略的分析[A];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分会场——提高水电站水库调度技术 推进海西经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锦涛;何加铭;陈平;贾德祥;;基于移动中间件抽象层调度策略研究[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冰;谷寒雨;席裕庚;;大规模单机静态调度的终端约束滚动策略[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5 赵千川;郑大钟;;一类HDS的事件反馈型最优调度策略[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6 赵千川;郑大钟;;CLB调度策略的性能估计[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方剑;席裕庚;;动态环境下的Job Shop周期性滚动调度策略[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淡图南;朱立平;颜纪迅;;一种基于时间触发的安全关键操作系统混合调度策略[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航空发展——2013首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郭红星;彭嘉丽;盛涛;田婷;张爱华;;无线多用户视频流中支持内容感知的包调度策略[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茂增;王丹;杜东明;;一种数据流查询操作符的调度策略[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戈;国华集群负载优化系统具备八项功能[N];电脑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浏阳;网络控制系统中调度策略的设计与延时的处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Rabee Furkan Hassan Saleh;[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晔;基于模块的调度策略及其对多处理器系统的支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曾碧卿;分布式计算中并行I/O调度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何忠贺;切换服务网络的稳定性及交通信号控制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6 王文乐;基于替代/补偿的实时事务处理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7 王书举;车辆控制系统局域网络(CAN)调度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8 张金艺;可重构SoC DFT架构与TLB测试调度策略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旭;基于IaaS云平台的Hadoop资源调度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薛娜;复合加权调度算法在IaaS层中的稳定性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韩宇龙;云环境下分级负载均衡调度策略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李振双;云计算环境下资源调度策略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5 何林;面向网格计算的多集群间作业调度策略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游九龙;自适应集群的资源调度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韩增波;适用于周期事务模型的二重调度策略[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8 刘强;大规模RFID阅读器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曾程宽;多级机加装配混合制造系统中的跨车间零部件调度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10 刘如华;嵌入式安全实时操作系统调度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云环境下分级负载均衡调度策略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1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51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7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