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榆溪滨河公园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体现的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榆林榆溪滨河公园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体现的特征研究
【摘要】:河流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河流承载着城市文明的灵魂,沉淀了城市的地域文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丰富市民的生活、体现城市文化品质的城市滨河公园应时而生。在滨河景观建设过程中为避免“千城一面”,保留和传承历史人文,构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滨河景观才是提高城市文化识别度,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有效途径。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滨河景观当中,创造出永恒独特的滨河景观环境,这是当今设计师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以滨河景观设计相关理论与地域文化理论为基础,选择榆溪滨河公园为研究实例,进行滨河公园的各类景观元素的地域文化表达情况与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相结合的研究,针对性地探讨了地域文化在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应用体现问题。系统的梳理归纳榆林地区的特色文化—-边塞文化,突出强调地域文化对于景观建设的重要性;讨论阐述地域文化在滨河公园景观营造中的表达策略,包括滨河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表达的原则、载体、表达手法等并在前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榆林市榆溪滨河公园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的特征详细的研究了地域性滨河景观的体现。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榆溪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各种景观载体的表达手法、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论述后使地域性理论成为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为今后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中的应用与表达的设计理论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地域文化 榆溪滨河公园 规划设计 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6.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9-10
- 1.1.1 滨河绿地空间与人的生存关系9
- 1.1.2 基于传承城市地域文化的思考9
- 1.1.3 基于城市发展促进榆林滨河公园的建设9-10
- 1.2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0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3.1 研究目的10
- 1.3.2 研究意义10-11
- 1.4 国内外滨水景观研究的现状11-14
- 1.4.1 国内滨水景观研究的现状11-13
- 1.4.2 国外滨水景观研究的现状13-14
- 1.5 研究的方法14-16
- 1.5.1 实地调研法14
- 1.5.2 文献查阅法14
- 1.5.3 归纳演绎法14-15
- 1.5.4 实例例证法15-16
- 第二章 滨水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理论研究16-20
- 2.1 地域、地域文化认知16
- 2.1.1 地域文化的概念解析16
- 2.1.2 边塞文化的概念解析16
- 2.2 城市滨河公园相关概念16-17
- 2.2.1 城市滨河公园16-17
- 2.2.2 城市滨河景观的构成17
- 2.3 城市滨河公园的功能17
- 2.3.1 生态环境方面17
- 2.3.2 社会文化方面17
- 2.4 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滨河景观的作用17-18
- 2.4.1 丰富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素材17-18
- 2.4.2 增加城市滨河景观文化内涵18
- 2.4.3 增添城市滨河景观活动类型18
- 2.4.4 传承城市文脉保护历史文化18
- 2.5 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河景观中的体现18-20
- 2.5.1 保护自然生态塑造景观风貌18-19
- 2.5.2 弘扬地域文化尊重历史传统19
- 2.5.3 关注人性解读生活19-20
- 第三章 榆林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20-25
- 3.1 榆林地域的历史变迁20
- 3.2 榆林的地域文化特征20
- 3.3 解读榆林边塞文化特色20-24
- 3.3.1 边塞史事及争战生活的遗留物20-21
- 3.3.2 历史名人名士21-22
- 3.3.3 胡汉相交的边塞民俗文化22-24
- 3.4 榆林现存的古迹遗址24-25
- 3.4.1 古城址和古墓葬24
- 3.4.2 军事古建筑24-25
- 第四章 城市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表达的策略25-34
- 4.1 滨河公园中地域文化的表达原则25-26
- 4.1.1 尊重地域文化的真实性25
- 4.1.2 把握地域文化的时代性25
- 4.1.3 保持地域文化的整体性25-26
- 4.2 滨河公园地域文化的表达载体26-31
- 4.2.1 物质文化表达载体26-29
- 4.2.2 非物质文化表达载体29-31
- 4.3 城市滨河公园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手法31-34
- 4.3.1 直接表达31
- 4.3.2 场景再现31-32
- 4.3.3 隐喻诠释32
- 4.3.4 象征处理32-33
- 4.3.5 抽象凝炼33-34
- 第五章 榆溪河文化景观特征研究34-46
- 5.1 榆溪河概况34
- 5.2 榆溪滨河公园概况34-35
- 5.3 边塞文化在榆溪滨河公园建设的重要地位35-36
- 5.4 边塞文化在榆溪滨河公园景观中的文化表现36-46
- 5.4.1 边塞军事文化36-39
- 5.4.2 黄土文化39-42
- 5.4.3 地域民俗文化42-46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46-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1
- 作者简介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千禾;董功;王楠;徐风;;昆山滨河公园休憩亭[J];建筑学报;2013年06期
2 ;“荒”的解读 新疆巴州和硕滨河公园(一期)[J];风景园林;2013年04期
3 刘文惠 ,刘红燕;北京滨河公园雕塑[J];城市规划研究;1985年01期
4 迈克尔·瓦尔肯堡,王建国,高源;阿勒格尼滨河公园,匹兹堡,美国[J];世界建筑;2000年10期
5 应君;张一奇;高强;;长山河滨河公园景观设计[J];浙江林业科技;2007年05期
6 边岳峰;刘原平;;中小城镇滨河公园设计理念与方法的选择——以繁峙县滨河公园设计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03期
7 孟舒;;凌源杨杖子滨河公园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5期
8 ;“遥”的朗读 新疆巴州和硕滨河公园(二期)[J];风景园林;2013年06期
9 廖信春;;佛山滨河公园景观绿化设计[J];广东园林;2006年01期
10 孙丽娟;曹绪峰;全大治;;江苏沛县滨河公园(二期)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谷康;窦小霞;;城市滨河公园亲水性设计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俞孔坚;;绿林中的红飘带: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设计[A];中国公园协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肖持纲;灞桥滨河公园2010年迎宾[N];西安日报;2008年
2 边利伟邋杜永华 记者 曹丽娟;石家庄滨河公园开工建设[N];河北日报;2008年
3 乔伟 李永春;妙手染就滹源景一河秋色入画卷[N];新农村商报;2010年
4 通讯员 曹辉 闫会霞;襄汾滨河公园开闸蓄水[N];临汾日报;2011年
5 记者 袁勇 刘俊礼;努力把黄河滨河公园建成全市生态经济示范区[N];郑州日报;2011年
6 周龙;北潮河滨河公园建设如火如荼[N];江阴日报;2007年
7 记者 吕龙平 通讯员 乔伟 李永春;繁峙滹沱河县城段治理工程即将竣工[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8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N];中华建筑报;2011年
9 乔伟 李永春;投资七千万元的滹沱河治理工程即将竣工[N];忻州日报;2009年
10 穆海英 刘剑英;鸡泽打造生态文化之城[N];河北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倩;滨河公园植物造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贺君燕;太原市汾河公园植物配置生态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闫少宁;地域文化在滨河公园中的表达[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郝雪琴;榆林榆溪滨河公园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体现的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唐立果;永定河石景山段滨河公园景观体系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6 律洲;海城市二台子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于露;宝鸡滨河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8 董梁;城市滨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98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89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