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的《记忆童年—娃娃》系列创作
本文关键词:浅谈我的《记忆童年—娃娃》系列创作
【摘要】: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形成了许多灿烂的艺术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工笔人物画,它是作为中国画中最早出现的画种之一。我国古代时期留传下来许多工笔人物绘画珍品,以唐代最为繁盛,如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以及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这些优秀的传世作品为我们现代人学习与研究工笔人物画提供了很大帮助。到了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绘画思潮的涌入使传统的工笔画不再拘泥于那种既定的形式,而是有了新的面貌。二十世纪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众文化的盛行,人们生活方式转变了,审美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中国出现了许多新工笔画家,他们在继承传统形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有的从民间艺术中挖掘探索,有的借鉴西方绘画形式,还有的是把传统的装饰元素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相结合等,无论是从画面的表现内容到制作技法上都有了独特的创新,为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形成了全新的艺术风格。本篇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我的《记忆童年—娃娃》系列创作题材来源,主要将关注点定格在我身边熟悉的环境中,选择了我童年时期儿童房间里的几处生活场景进行的描绘,以及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对我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分别从构图,线条,色彩,肌理等方面阐述我的系列创作方法。第三章是我对创作系列的全面总结以及创作后对出现问题的反思。
【关键词】:现代工笔人物画 创新 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记忆童年—娃娃》系列创作题材来源7-9
- 一、关于选题7
-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对我创作的影响7-9
- 第二章 《记忆童年—娃娃》系列创作方法9-13
- 一、构图9-10
- 二、线条10
- 三、色彩10-11
- 四、肌理11-13
- 第三章 《记忆童年—娃娃》系列创作总结及反思13-14
- 一、创作总结13
- 二、创作反思13-14
- 注释14-15
- 参考文献15-1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16-18
- 致谢1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琴;工笔人物画时代更新的浪潮——论工笔人物画的传统与发展契脉[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2000年03期
2 杨钢;“线”的魅力──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笔[J];东方艺术;2001年04期
3 李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当代工笔人物画表现方法的变迁[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王骁勇;工笔人物画教学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武晓梅;工笔人物画教学刍议[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武晓梅;;广厦万间 从这里奠基——工笔人物画教学刍议[J];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张淑元;当代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创作意识的培养[J];理论与创作;2002年02期
8 申海波;传统工笔人物画兴衰的文化语境解读[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黄艾,陈丽香;浅析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意象色彩[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3期
10 田田;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装饰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学龄;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N];美术报;2006年
2 王炳炎;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N];文艺报;2008年
3 王任波;稳健求变 冷静坚守[N];光明日报;2012年
4 孙克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员会秘书长 理论委员会委员 《美术》杂志编委;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重大收获[N];中国改革报;2012年
5 梅繁;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新视点[N];长江日报;2012年
6 杨启兴;有所法而后能[N];中国艺术报;2008年
7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 田黎明;清婉而劲健[N];美术报;2011年
8 秦胜水;心静如水自有得[N];中国文化报;2002年
9 梅繁;优雅的纯粹[N];长江日报;2011年
10 潘公凯;工笔重彩的探索之路[N];人民政协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斌;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写意精神的表达[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波;论传统工笔人物画线的特性及现代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白桦;试析影响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苗娟;浅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多元发展[D];河南大学;2010年
4 李佳;论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多元发展[D];苏州大学;2010年
5 支剑元;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工笔人物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黎勤;传统工笔人物画中仕女形象的类同化现象探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7 刘银锁;宋代宫廷工笔人物画对当今工笔人物画的影响[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8 郭佩华;传承与创新——从传统中走来的现代工笔人物画[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9 顾玉红;论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多元发展之必然性[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玉娜;论全球化语境下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困惑与突围[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921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92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