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26 12:14

  本文关键词: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鄂伦春民俗文化 主题公园 景观设计


【摘要】:鄂伦春族独特的生活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鄂伦春民俗文化也在不断被遗忘与忽略,甚至走向衰落,所以如何保护,传承与发扬鄂伦春民俗文化尤为重要。本文以当代经济社会作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方法,确定以鄂伦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为探索对象,研究如何将鄂伦春民俗文化的保护、发扬、传承与景观设计完美结合,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主题公园众多类型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是以地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民俗文化为设计主题,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深度解析,在具体的实例设计中,以最大化、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展示特定的民俗文化场景,在满足游客游玩观赏需求的同时,又能够激发游客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本文通过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总结与分析以及对比,同时分析了不同类型主题公园的成功案例,提出了鄂伦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并自主规划设计了具体可行的鄂伦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此次以鄂伦春民俗文化为主题背景而进行规划设计的城市公园对于后续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与开发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并且可以进一步的发扬特有的民族文化,进而对其起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第二、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了相关概念的界定;第四部分是对鄂伦春民俗文化的深入探讨,并结合问卷调查得到能够运用到主题公园设计中的民俗文化元素,为后续主题公园的设计提供景观素材的支撑;第五部分首先探讨了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确定了通过情景重现、元素重构等手法创建原始鄂伦春民俗文化场景,并确定了桦树皮文化体验活动、狩猎文化体验活动、萨满宗教文化体验活动等最能够展现鄂伦春民族特色并吸引游人的民俗体验活动。最后以实际场地为基地,将文章探讨研究得到的具体设计方法与内容应用其中,得到了完整的鄂伦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设计方案;第六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同时期望本文能够对今后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鄂伦春民俗文化 主题公园 景观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6.5
【目录】:
  • 摘要10-11
  • 英文摘要11-13
  • 1 引言13-16
  • 1.1 研究背景13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5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技术路线15-16
  • 2 民俗文化的研究与保护16-22
  • 2.1 研究相关概念及理论16-17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16
  • 2.1.2 民俗文化概念16
  • 2.1.3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概念16-17
  • 2.1.4 环境心理学理论17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2
  •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17-19
  • 2.2.2 民俗文化研究现状19-20
  • 2.2.3 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传承20-22
  • 3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研究现状22-34
  • 3.1 国内主题公园研究22-24
  • 3.1.1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进程22
  • 3.1.2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现状22-23
  • 3.1.3 国内主题公园主要类别及分布情况23-24
  • 3.2 国内外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发展现状24-26
  • 3.2.1 国内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开发模式研究25-26
  • 3.2.2 国外主要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相关研究26
  • 3.3 具体案例分析26-34
  • 3.3.1 美国迪士尼乐园研究26-30
  • 3.3.2 西双版纳傣族园研究30-34
  • 4 鄂伦春民俗文化的核心内涵研究34-45
  • 4.1 鄂伦春民俗文化分类情况34-36
  • 4.1.1 民族语言34
  • 4.1.2 民间文学与口头艺术34
  • 4.1.3 民间音乐与舞蹈34
  • 4.1.4 民族服饰34
  • 4.1.5 民族工艺34-35
  • 4.1.6 民俗节庆35
  • 4.1.7 萨满文化35-36
  • 4.1.8 狩猎文化36
  • 4.2 各类鄂伦春民俗文化特点36-39
  • 4.2.1 原始游猎文化36
  • 4.2.2 桦树皮文化36-37
  • 4.2.3 萨满宗教文化37-38
  • 4.2.4 雕刻文化38-39
  • 4.3 鄂伦春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39-40
  • 4.3.1 生态文明价值39
  • 4.3.2 现代文明价值39-40
  • 4.4 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文化景观资源现状40-45
  • 5 黑河市鄂伦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实例45-86
  • 5.1 设计理念与原则45-48
  • 5.1.1 设计理念与目标定位45
  • 5.1.2 设计原则45-46
  • 5.1.3 设计策略46-47
  • 5.1.4 选定鄂伦春民俗文化的表现方法47-48
  • 5.2 鄂伦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生成48-52
  • 5.2.1 鄂伦春民俗文化景观生成的要素分析48-51
  • 5.2.2 鄂伦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元素构成51-52
  • 5.3 情景体验互动式民族文化主题公园设计内容52-55
  • 5.3.1 萨满宗教活动52-53
  • 5.3.2 民族活动体验与互动53-54
  • 5.3.3 鄂伦春族民间艺术与节庆活动54-55
  • 5.3.4 冬季冰雪活动55
  • 5.4 项目背景简介55-58
  • 5.4.1 项目选址55-56
  • 5.4.2 基地分析56-58
  • 5.5 功能分区58-62
  • 5.6 民族工艺活动体验区62-65
  • 5.6.1 平面设计62
  • 5.6.2 效果图62-64
  • 5.6.3 细部设计64-65
  • 5.7 萨满宗教文化区65-67
  • 5.7.1 平面设计65-66
  • 5.7.2 效果图66-67
  • 5.8 民族生活体验区67-73
  • 5.8.1 平面设计67-68
  • 5.8.2 效果图68-70
  • 5.8.3 细部设计70-72
  • 5.8.4 意向图72-73
  • 5.9 狩猎文化区73-74
  • 5.9.1 平面设计73
  • 5.9.2 效果图73-74
  • 5.9.3 细部设计74
  • 5.10 民族活动体验互动区74-80
  • 5.10.1 平面设计74-75
  • 5.10.2 效果图75-78
  • 5.10.3 细部设计78-80
  • 5.11 植物配置80-83
  • 5.11.1 植物配置理念81-82
  • 5.11.2 植物景观效果图82-83
  • 5.12 景观小品设计83-86
  • 5.12.1 雕塑小品设计83-84
  • 5.12.2 休息座椅设计84-85
  • 5.12.3 花坛设计85
  • 5.12.4 路灯设计85-86
  • 6 结论86-87
  • 致谢87-88
  • 参考文献88-92
  • 附录92-9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永霞;;中国主题公园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02期

2 杨晶;;我国主题公园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今日科苑;2007年16期

3 ;首家国旗主题公园落户武汉[J];园林;2009年07期

4 ;海南航天主题公园将于2014年建成[J];航天器工程;2010年01期

5 ;2010年全球主题公园中华侨城接待增幅领跑全球[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13期

6 袁业飞;;“囤地吸金”:主题公园兴建热潮下的阴影[J];中华建设;2011年12期

7 柯敏;;主题公园,亟待回归文化属性[J];中华建设;2011年12期

8 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4年03期

9 王宁;论主题公园的开发操作[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4期

10 姚昆遗;对上海主题公园的评析和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越富;郑宗清;;我国主题公园的创意设计与经营[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2 王忠庆;;山东临沂盛能“农牧观光”主题公园建设管理经验[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3 许心元;张丽芬;;主题公园与文化氛围[A];中国公园协会2000年论文集[C];2000年

4 杨志刚;;主题公园赢利模式探析[A];中国公园协会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5 宋胜利;宋文辉;彭明清;田志兵;张军;彭兴权;张俊峰;李树军;耿爱民;;北京文化动物主题公园建设项目的探讨[A];2012中国鹿业进展[C];2012年

6 刘飞龙;;“历代岳阳楼主题公园”建设探讨[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飞龙;;“历代岳阳楼主题公园”建设探讨[A];2012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2年

8 王忠丽;;主题公园与城市旅游竞争力:兼论开封市主题公园的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9 郭缠俊;郭晓成;;西安葡萄主题公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忻歌;;现代主题公园空间组织形式初探[A];2004年科技馆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瑞;海外成功主题公园带来的启示[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小润  本报通讯员 高毓柯;主题公园能走多远[N];光明日报;2002年

3 苏州乐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包为夷;主题公园在中国的前景[N];华东旅游报;2003年

4 谢文静;主题公园:切莫一哄而起[N];经济日报;2002年

5 李鹏;拿什么拯救你--主题公园[N];中国花卉报;2004年

6 韩睿华;主题公园应走向“品牌化”[N];中国建设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吴林;解码主题公园[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健生;主题公园路在何方[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李沐纯 庞夏莲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我国主题公园发展历程及特点[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郭文;后现代思维下的我国主题公园开发[N];中国旅游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春燕;我国主题公园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江燕;中国主题公园发展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韬;主题公园竞争力因素及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张芳;中国主题公园发展历程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5 李真真;主题公园的策划与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王文娟;中国主题公园空间分布与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婷;现代主题公园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王起军;武汉市建设大型主题公园的现实背景与需求潜力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朱江琼;主题公园盈利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李晓丽;山东省主题公园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23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923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