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灾后乡镇景观建设的思考——访青川蒿溪回族乡
本文关键词:对灾后乡镇景观建设的思考——访青川蒿溪回族乡
【摘要】:自汶川"5.12"地震以来,四川省受灾地的重建工作已经进行了近5年,其中各乡镇的景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灾区精神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青川县蒿溪回族乡环境艺术景观建设的实地调研,就该乡针对灾后原有环境景观资源进行梳理、保留和改造,在艺术景观重建中融入地方特色,注入可持续发展思路进行分析,阐述该乡通过艺术景观建设提升蒿溪乡综合软实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并对灾后重建中的艺术景观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灾后重建 景观建设 地方特色 可持续发展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地震灾区环境艺术景观建设反思”课题(11YJA760015)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启动的5年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对重建工作进行了深入指导、规划与实施,全国各地同胞也给予了无私的关怀与帮助。截至目前,受地震影响的四川省各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都取得了巨大而令人欣喜的成果。笔者作为“地震灾区环境艺术景观建设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华;王水浪;;声光色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2 王保勇,束昱;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在地下空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2000年01期
3 洪涛;赵伟韬;吕研;张利欣;;基于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J];北方园艺;2008年01期
4 黄鹄;;解析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表达[J];北方园艺;2010年10期
5 李景宜;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环境感知评价[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荣方超;徐雁;;“一切为了您的阅读体验”——走近“湛庐”图书策划[J];编辑学刊;2009年01期
7 董瑞;;从美术教学角度看色彩和空间对人的影响[J];成才之路;2008年09期
8 刘建浩;高校校园规划与大学生行为发展之研究——以贵州大学(南区)学生活动区景观设计为例[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黄筱蔚;信息时代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的人性化思考[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崔晋豫,张泓,李承来,丁峰;环境心理学的几个问题[J];城市问题;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江萍;罗瑶;;武汉市住区室外老年人健身设施布点规划及配置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荣方超;;论书刊编辑中的民众阅读关怀——以美术编辑与阅读文化为例[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3 谷康;窦小霞;;城市滨河公园亲水性设计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师卫华;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王立;城市结点文化特质及其协同观[D];重庆大学;2006年
6 陈鹭;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冯维波;城市游憩空间分析与整合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邓文河(Dang Van Ha);河内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韩素芹;农业观光园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10 韦娜;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营建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璐璐;现代主义在中国园林中应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臧慧;城市广场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娟娟;城市公园绿地布点的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姜世汉;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5 严加平;针织童装造型“语言”的研究及应用[D];江南大学;2010年
6 王昀;论传统铺装的“韵”对现代城市景观铺装的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玮;丽江玉湖村的“磁体”与“容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庆华;公园园林空间与游人行为活动调查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少林;基于系统论思想的观光果园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杨蓉;城市立交桥的附属空间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华金;;山区公路生态景观建设等级标准探索[J];公路;2006年04期
2 杨航卓;;看“桥都”的桥梁景观[J];公路交通技术;2008年06期
3 黄辉;;简论大学校园的人文景观建设[J];才智;2009年02期
4 冯肖莲;;浅析把握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效果的方法[J];科学之友(B版);2009年11期
5 汪川;曹阳;;城市水域空间景观建设中的文化振兴[J];中外建筑;2009年11期
6 陈萌雅;;浅谈山地公园景观建设——以晋江八仙山公园为例[J];福建林业科技;2010年01期
7 张欣;许大为;;城市事件对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1期
8 狄松巍;金鑫;王佳巍;;现代生态园林景观建设要点浅析[J];林业科技情报;2011年02期
9 董红江;现代景观视野下对乌鲁木齐郊区村镇景观建设的思考[J];新疆林业;2005年05期
10 彭永东;;实现人工湖污染治理与景观建设的结合 谈深圳东湖公园人工湖污染治理与景观建设[J];风景园林;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力;;新金华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之展望[A];金华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王能伟;;南京滨江景观建设初探[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范勇;陈东田;;加快乡村景观整治,促进新农村公共事业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4 李江锋;魏东;李林英;程小琴;;道路景观调查研究—以北京延庆县境内公路为例[A];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朱利;;汉石桥湿地生态景观建设——以藕塘区域改造为例[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6 刘晶茹;吴琼;王如松;姚亮;;生态园区的景观建设——以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聂小姬;张爱芳;崔铁成;;七星岩风景区星湖滨水植物景观特色浅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8 刘沛林;刘春腊;徐美;;城市滨水风光带景观建设研究——以衡阳市湘江生态风光带为例[A];人居环境学研究论文集[C];2007年
9 付华;;北京城市河流旅游与沿岸景观建设——以昆玉河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谷业新;雷云峰;刘华;;营山水园林 创诗意人居——常德市园林景观特色浅析[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臧耀红;确保按要求完成绿化任务[N];菏泽日报;2008年
2 广玉;南京治理环境为老城“美容[N];中国花卉报;2005年
3 张建华 陈火英;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N];建筑时报;2007年
4 秦英;“笨办法”有大效果[N];西安日报;2008年
5 记者 崔旭;主攻市容整治和景观建设[N];保定日报;2009年
6 记者 靳晓磊;宜居城市渐行渐近[N];石家庄日报;2010年
7 程文;着眼和谐 打造水景[N];中国建设报;2006年
8 记者 张祝钦;市容整治和景观建设是明年工作重点[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9 张东冬;景观建设勿忘三大原则[N];广东建设报;2002年
10 王亚玲;园林景观建设在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作用[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兴茹;促进人水和谐的城市河流建设理论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
2 姚雪艳;我国城市住区互动景观营造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林晓;校园景观规划的主题塑造及表现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李辉;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斌;闽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丹娟;季节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王亦为;对上海联洋新社区园林景观建设的分析与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孟瑞芳;高速公路匝道周边空间景观的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裴莹;城市季节性河流景观恢复性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5 刘涨鑫;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6 米伟;大庆滨水景观建设探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高琳琳;上海市居住区景观环境中植物的配置与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刘萍;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9 蔡沁亮;社区运动休闲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洪艳;自然河流对提升城市景观功能的价值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6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92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