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13:16

  本文关键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教育 环境艺术设计 工作室制 教学改革


【摘要】:近年来,中国商品经济持续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装饰、景观设计、服装设计、数字多媒体艺术等设计行业迅猛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全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势必影响现代教育需求与传统模式之间的矛盾,加强了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步伐。特别是处于西部地区的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改革呼声。 从目前的设计教学改革上来说,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无疑是解决矛盾最核心的手段和措施。工作室制最早可以追溯至包豪斯学院(Bauhaus),其办学思想的核心是坚持艺术与手工艺、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与统一,包豪斯的设计作坊即为现代设计工作室的雏形,而此时发达国家在工作室模式运用于设计教学中已趋于完善。在国内,部分艺术类学校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在工作室教学的建设上也是取得不错的成绩,如中央美院、广州美院所成立的设计工作室不仅培养了大量适应市场的设计人才,也在设计教学上提供了范例。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行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以工作室为教学实践的载体。学校与企业合作成立设计工作室,优化了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正确的设计指导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2、采取双向选择模式。师生可根据专业方向、艺术风格、管理模式等因素确定师徒关系,完成工作室的选择工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提高竞争性,保证教学质量。 3、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主张在工作室中边教、边学、边做,将理论教学、技术服务与实践这融为一体。强调在工作室教学过程中体验真实的工作气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广西地区的高校中,艺术设计教学水平不及经济发达地区,一部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低,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模糊。在此实际情况下,构建工作室教学模式是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广西地区环境艺术专业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比法等各种手段对工作室教学模式在广西桂林地区的推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首先,工作室教学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模式的存在意义。因此,有关于工作室的教学形式、管理制度是构建工作室的主要任务。其次,合理的师资配备对工作室能否良性运行起到关键作用。最后还包括工作室教学课程体系,及其内容和力‘法。 1、管理模式。工作室的构建是由学校在经过市场调研之后,和与之相关的设计公司共同完成,因此,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个相对自由的教学平台,应当由院系自主管理,在学科建设上负责制定专业教学大纲、发展规划目标等。再以工作室为单位,选定一位负责人进行管理,同时与设计公司进行沟通设计项目,并负责专业研究方向研究,课题组织等教学组织活动。同时,推行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师资配备。合理的师资配置能使工作室的教育、教学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要成立与企业人力资源相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 3、教学课程体系与方法。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对环境艺术专业课程进行系统设计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教育,实践,研究三位一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任务进行引导,推动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评价上更注重过程性与综合能力的考评,考评内容多元化。 对于广西桂林的高校来说,推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有着普遍的意义。如果能在广西地区得到有效的推广,无疑是对广西设计产业的一次重大推动,它是一种更为开放、与市场结合更紧密的教学体制,鼓励学生应市场需求完善自我。学校可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促进设计教育的发展,最终形成学生、学校、市场互惠互利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育 环境艺术设计 工作室制 教学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2.0;J50-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一、前言10-15
  •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10
  •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11
  • 1. 研究目的10-11
  • 2. 研究意义11
  • (三) 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11-12
  • 1. 研究思路11-12
  • 2. 研究方法12
  • (四) 课题相关的概念定义12-15
  • 1. 设计12
  • 2. 环境艺术设计12-13
  • 3. 工作室制13
  • 4. 教学模式13-15
  •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演变历程与教学模式的发展15-31
  • (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定位15-17
  • 1.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创立与发展15
  • 2. 设计人才的专业定位与素质教育15-17
  • (二) 工作室教学模式17-21
  • 1. 工作室教学模式起源17-18
  • 2. 包豪斯理论对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影响18-19
  • 3.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9-20
  • 4.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20-21
  • (三) 国外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发展现状及特点21-24
  • 1. 国外艺术设计教育现状21-22
  • 2. 国外艺术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模式22-23
  • 3. 国外设计工作室教育特点23-24
  • (四) 国内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现状分析24-31
  • 1.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4-26
  • 2. 艺术类院校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分析26-27
  • 3. 高职院校工作室教学模式分析27
  • 4. 广西桂林地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与分析27-31
  • 三、广西桂林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案例分析31-40
  • (一) 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的发展方向31-32
  • (二) 广西高校工作室制案例研究32-35
  • 1.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工作室现状分析32-33
  • 2. 桂林理工大学模拟工作室制33-35
  • (三) 教师工作室案例分析35-40
  • 1. 教师工作室性质定位35-36
  • 2. 工作室教学管理和项目来源36-37
  • 3. 工作室项目建设案例分析37-40
  • 四、广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40-52
  • (一) “专业+项目+工作室”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40
  • (二) 构建工作室化的课程体系40-44
  • 1. 基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过程体系的构建40-42
  • 2. 具体专业课程开发42-44
  • (三) 推行项目化教学方法44-45
  • (四) 改革学生考核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45-48
  • 1. 学生考核体系建设45-46
  • 2.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46-48
  • (五) 加强工作室教学设施与教师团队建设48-52
  • 1. 加强教学设施建设48-49
  • 2. 教师团队建设49-52
  • 结论52-53
  • 注释53-55
  • 参考文献55-57
  • 附录一57-59
  • 附录二59-60
  • 后记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绍强,穆荣兵;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探讨[J];包装工程;2004年06期

2 刘源;;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创新之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向士平;拓宽专业基础 提高创新能力——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傅欣;;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彭亮;英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考察及思考(上)[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3年03期

6 蔡振宇;;包豪斯教学中“实践性”的原则对当代高职设计教育的启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2期

7 张夫也;关于设计艺术的几个问题[J];美术观察;1998年08期

8 张海彬;;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和模式探索——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9 肖勇;设计:教与学——设计学院第七工作室的教学[J];美术研究;2004年02期

10 寇焱;中美艺术设计教育之比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任健;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屈云东;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创新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吕屏;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秦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钟妍;桂林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与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8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988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1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