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具象绘画用笔的形式感
本文关键词:论具象绘画用笔的形式感
【摘要】:本文结合个人创作实践,通过借鉴大师作品,探讨了用笔的形式感在具象绘画中的价值和意义,认为在具象绘画中,用笔的形式感不仅有助于增强画面的作品感和可读性,也有助于提升塑形状物的效率。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探讨了绘画造形与笔触的平面化属性及两者的关系。第三部分例举了对我有较大影响的大师的作品,整理出各时期笔法流变的特点,通过分析各种用笔方式,体会大师对用笔形式感的讲究,学习他们处理用笔与造形关系的经验。第四部分为创作体会,主要探讨用笔的形式感对我个人创作的画面图式、造形风格和绘画程序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具象绘画 用笔 形式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0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0
- 第二章 用笔与绘画造形10-13
- 2.1 绘画造形的平面性特征10-11
- 2.2 笔触的独立审美价值及其与绘画造形的关系11-13
- 第三章 具象绘画大师的用笔方式及启示13-24
- 3.1 16世纪“线描风格”绘画中的用笔方式13-17
- 3.2 印象派以及现代主义绘画中的用笔17-20
- 3.3 现当代具象绘画中的用笔20-24
- 第四章 创作体会24-30
- 4.1 具象性与平面性的结合24-25
- 4.2 通过用笔的形式感强化造形的主动性25-28
- 4.3 绘画程序的调整----用笔的主动性与局部画法28-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2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32-33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33-34
- 致谢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华;;也谈抽象与具象绘画[J];美与时代;2006年02期
2 董金龙;;浅析法国当代具象绘画[J];美术大观;2009年07期
3 陈洪健;;新具象绘画及其精神性探索[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4 李友昌;;从两幅画的比较看当代新具象绘画的特点[J];美术大观;2010年09期
5 王海明;熊伟;;西方近现代新具象绘画之我见[J];美术大观;2010年08期
6 胡继宁;;浅析现当代具象绘画的表现性[J];美与时代(中);2010年12期
7 孙齐;;浅谈情感在具象绘画、雕塑中的意义[J];美术大观;2011年11期
8 程建;;浅谈具象绘画中的抽象因素[J];大众文艺;2011年20期
9 黄海蓉;;具象绘画的存在与生机[J];大众文艺;2012年09期
10 ;美国当代具象绘画[J];世界美术;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金韬;别具意味的新具象绘画[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记者 李彬 唐真龙;守望与求索[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戴士和;具象绘画的勃勃生机[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陈正雄;抽象画欣赏的美学原则[N];中国艺术报;2009年
5 殷双喜;人文精神的价值[N];文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晨阳;“意”与“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伟华;西方具象绘画中环境因素对情感传达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陈洪健;新具象绘画的精神性呈现[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3 冯超;论具象绘画的抽象性[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4 吴洪兵;真性情的表现现实生活-浅析阿利卡具象绘画艺术[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5 吴尚;心理的现实主义[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6 丁椺宁;浅析具象绘画中运动性特征[D];上海大学;2015年
7 李晴艳;论具象绘画用笔的形式感[D];上海大学;2015年
8 龚为;现当代具象绘画的构图[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武鸿飞;具象绘画的新生[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贾玉民;追寻者的足迹—浅谈中国当代新具象绘画[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9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03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