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漆画创作的精神内涵及其多元化表现
发布时间:2017-10-19 22:27
本文关键词:现代漆画创作的精神内涵及其多元化表现
【摘要】:现代漆画源于对古代技艺的传承,是中国传统的漆文化与现代文明交互融合的产物,发展现代漆画艺术的关键首先是要研究其美学思想发展的本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体是由儒、道、佛的思想共同构筑的,三种思想在艺术文化中交织并存,既表现出互有差别的美学倾向;又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美学观念,构成了中国美学的主流。中国传统哲学的终极宇宙观促使三大美学观点具有整体上的共同点,都是把审美主体与美学价值的同步表述作为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既艺术创作必须表达某种宏观宇宙。无论是哲学思辨的世俗表述,还是材料与技法的现实选择,这种美学思想都是融入民族文化血脉的基因密码。现代社会思想交流的深度与广度空前壮阔,各种意识流的交融与碰撞宽泛而活跃。这导致整个世界的审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的分化,,形成了纯粹艺术的审美文化和商业化的审美文化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并引发了审美文化中本源要求的民族性与客观要求的世界性间的冲突。对现代漆画的发展而言,向世界审美文化开放,展示漆画艺术中民族审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漆画谋求创新和发展的有效手段。从艺术品诞生的早期开始,材料的特性就对作品艺术性的表述就起到了重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的漆材料创造出中国漆画神秘、淳厚、瑰丽的特殊气质,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感悟和境界,形成了中国漆画特有的多元化面貌。当漆画创作时既能深入探讨和研究传统材料的诸多特性,认真实践传统漆工艺的制作工艺和表现技法,同时又能对现代新兴材料了解与掌控;对新技法、新工艺能积极探索与实验,现代漆画特殊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性,就可以有效传递出来。 分解、归纳和总结漆画创作的系统构架,分析漆画创作精神内涵的来源与审美发展方向,探讨材料与制作工艺共同构建的多元画面表现,目的是完善现代漆画语言的体系,建立自身的创作系统和美学标准。
【关键词】:漆画 审美意识 形式 技艺 艺术语言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3.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绪论8-11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8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8
-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8-9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需要深究的难题9
- 1.5 本文结构9-11
- 第2章 美学思想成就丰富的精神内涵11-21
- 2.1 中国美学铸就内在风骨11-16
- 2.1.1 儒家美学12-13
- 2.1.2 道家美学13-14
- 2.1.3 佛家美学14-16
- 2.2 现代人文观念丰满外在表象16-20
- 2.2.1 审美文化的理想化与世俗化16-19
- 2.2.2 审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19-20
- 2.3 本章小结20-21
- 第3章 现代漆画审美精神的多元化展现21-25
- 3.1 借助材料特质形成丰富的肌理美21-23
- 3.2 利用制作工艺演绎多变的形式美23-24
- 3.3 本章小结24-25
- 结论25-27
- 参考文献27-2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8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研究28
- 攻读硕士期间授课实践28-29
- 致谢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丹丹;;浅析漆画创作中的理性思维与感性形式[J];大众文艺;2012年02期
2 郑鑫;谈漆论画:漆画“艺”“术”论[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王永钊;;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儒道释思想[J];闽江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刘君博;;抽象性漆画的探索[J];闽江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黄忠云;;现代漆画及产生与发展[J];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安鼎文;;中国现代漆画在20世纪的生成与发展[J];美术;2007年11期
7 丛玲玲;;认识大漆与漆用[J];美术观察;2008年06期
8 唐明修;;渐入漆境——未来当代漆艺术之现状及展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01期
9 孟祥玲;;现代漆画创作的美学渊源[J];艺术研究;2010年02期
10 吴一高;付巍;;黑龙江漆画发展现状[J];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本文编号:1063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06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