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对”而观顾恺之如何“以形写神”
本文关键词:由“对”而观顾恺之如何“以形写神”
【摘要】:《魏晋胜流画赞》等三篇画论为顾恺之所作,其中不但提出人物画"以形写神"的命题,也提出一种如何"以形写神"的具体而有效的方法,即"对"。顾恺之认识到,人皆为活动的人,而人的活动都是对象性的活动,活动与其对象相互依持,因而在人物画中,只有把握准和传写出人物的对象性活动与其活动对象的呼应关系,才能使作品中的形象得以活化而传神,否则就会因静止孤立而没有生气。流传至今的顾恺之事迹、作品等皆可说明他这一观点的实践性,并因其实践性而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顾恺之 《魏晋胜流画赞》 对 以形写神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晋代顾恺之的《魏晋胜流名画赞》等三篇画论,因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征引而幸存于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此书“征引繁富,佚文旧事,往往而存。如顾恺之《论画》一篇、《魏晋胜流名画赞》一篇、《画云台山记》一篇,皆他书之所不载”。张彦远于这三篇画论之后又特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昌;“以形写神”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2 纪士文;;文学作品中的肖象画[J];宁夏文艺;1962年01期
3 孙兆俊;;“动与神会”与“以形写神”——试析魏晋南北朝绘画发展的深层线索[J];艺术教育;2007年09期
4 何小勋;;论“气韵非师”与“以形写神”[J];大众文艺;2012年21期
5 侯安智;中国古代艺术形神论刍议(上)[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颜研生;;“以形写神”说与“天人合一”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7 陈望衡;以形写神——谈形象与美[J];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04期
8 余立蒙;“以形写神”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9 孙兆俊;;“以形写神”与魏晋南北朝绘画的写意指向[J];艺术评论;2007年07期
10 秦寿平;;从“以形写神”到“重神轻形”——试论中国写意人物画的早期发展[J];书画世界;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明军;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2 胡明军;以形写神、形神兼备[N];陕西日报;2006年
3 童中焘;“以形写神”与“笔墨当随时代”[N];文艺报;2010年
4 纪明;以形写神 情韵精致[N];西藏日报;2001年
5 张矛;我看“耿氏牡丹”[N];中国妇女报;2009年
6 徐建融;博学于文和变其音节[N];美术报;2014年
7 赵军安;中国画之精髓“传神”[N];美术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任征宇;从水墨人物画谈“以形写神”[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2 王文婷;以形写神 形为神生[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倩;以形写神[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魏波;从《十九秋》看中国画“以形写神”传统[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5 宋述林;晋唐人物画形与意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楚天顺;中国人物画面部造型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9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069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