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潇湘奇观图》的笔墨技法与造境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1 00:02

  本文关键词:《潇湘奇观图》的笔墨技法与造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米氏云山 米芾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朦胧美


【摘要】:水墨山水画经历了五代到了北宋以后,蔚为大观,在创作方法上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方法和技巧,具有相对独立稳定的系统和审美趣味。对于北宋时期山水画影响最大的是五代时以荆浩、关为代表的北方画派,另外还有江南的董源、巨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米芾米友仁父子别出机枢,兼师造化自出心胸,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烟云变幻,墨气滋润空灵的”云山”之景。二米所创立绘画风格,对其后千年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在中国绘画史上也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他们为中国绘画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米芾存世作品本来就少,更是难得真迹。而其子米友仁的画作存世较多,其中《潇湘奇观图》,是一件有据可考的非常重要的米氏云山的代表性作品,也是后世研究米家山水颇为看重的一件作品。这幅画虽作者自称墨戏.但实出匠心别有创格。纵览全图:云烟缭绕,山体似隐似现,含含蓄蓄,朦朦胧胧,云烟山峦,起伏跌宕,时隐时现,一派烟云奇幻的潇湘景色,给人以流动变幻的的朦胧美感。画面中通过云烟的流动,将山川树木包裹其中,出出进进,时隐时现,变化万端,以这种动态来展开整个画面的情节。《潇湘奇观图》通过对云烟缭绕之下的自然山川的描绘,使观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产生一种虚幻轻柔的距离感,而在这种情况下,山川则显得更加神秘,具有一种独特的朦胧韵味,而米氏所创的独特的笔墨语言技法则是这种朦胧美感产生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米氏云山 米芾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朦胧美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第一章 米氏云山9-18
  • 第一节 米氏云山的形成9-14
  • 第二节 米氏云山的创新之处14-18
  • 第二章 《潇湘奇观图》18-26
  • 第一节 《潇湘奇观图》的笔墨技法18-21
  • 第二节 《潇湘奇观图》的朦胧造境21-26
  • 第三章 中国画中的朦胧美26-31
  • 第一节 朦胧美对中国画的影响26-29
  • 第二节 朦胧美在当代山水画中的体现29-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3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33-34
  • 致谢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J];紫禁城;2007年06期

2 盛月芳;;我演《李清照》中米友仁[J];剧影月报;2011年06期

3 王保安;;水气、岚气与逸气——品读米友仁山水画作品《潇湘奇观图》[J];美术大观;2008年11期

4 丁观加;;“米氏山水”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5年01期

5 丁观加;;“米氏山水”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5年01期

6 徐邦达;米友仁《设色云山图》卷[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年04期

7 ;封面图:宋代·卧狮供石[J];收藏界;2011年01期

8 徐凯凯;;元廷鉴书博士刘中守的几个问题[J];荣宝斋;2013年10期

9 韩刚;;“米点山水”辨正[J];艺术设计研究;2010年01期

10 韩刚;;“米点山水”辨正[J];荣宝斋;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妙芬;一簇空蒙杳霭间[N];美术报;2008年

2 朱积良;朦胧清幽缥缈空灵[N];中国商报;2006年

3 张伟平;材质的困惑[N];美术报;2014年

4 通讯员 田宝印;中国水墨研究院大兴揭牌[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彦彦;米友仁山水画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毛大海;《潇湘奇观图》的笔墨技法与造境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3 金泽友那;米友仁的潇湘烟雨与安哲罗普洛斯的雾中影像[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4 籍洪达;《潇湘奇观图》笔墨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5 王s,

本文编号:1070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070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d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