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漓江画派的源流和艺术风格

发布时间:2017-11-21 17:25

  本文关键词:论漓江画派的源流和艺术风格


  更多相关文章: 漓江画派 桂林漓江 师承关系 艺术风格


【摘要】:漓江画派,是指以表现桂林漓江秀美山水为起始点,按圈层扩散的形式,拓展到表现南方亚热带风光的绘画艺术流派。绘画物象以桂林漓江山水风光为起点,遵循圈层扩散的路线,拓展至包括全广西在内的亚热带田园诗风光;眷恋乡土,根植桂林、广西,逐步形成写生化、生活化的艺术特点。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209.9
【正文快照】: 漓江画派,是指以表现桂林漓江秀美山水为起始点,按圈层扩散的形式,拓展到表现南方亚热带风光的绘画艺术流派。该流派历史悠久,坚持中国画为本、西洋画为用的原则,以对景写生为基础,形成写生化和生活化的南方新田园诗画风,在当代中国画坛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一、漓江画派历史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沛君;打造“漓江画派”——“漓江画派”理论研讨会纪要[J];美术观察;2003年07期

2 刘新;风景,对广西美术的当下与未来有多重要——略谈“漓江画派”的生成与前途[J];南方文坛;2003年06期

3 潘琦;论漓江画派的形成与发展[J];学术论坛;2003年02期

4 仰华;漓江画派促进会在桂林成立[J];美术观察;2004年08期

5 ;“漓江画派”主要画家介绍[J];艺术探索;2004年03期

6 刘新;观展六章(上)——“五彩广西·2004漓江画派艺术展示月”印象追记[J];艺术探索;2004年04期

7 潘琦;“五彩广西——2004漓江画派艺术展示月”前言[J];艺术探索;2004年04期

8 何清新;;漓江画派促进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议[J];艺术探索;2005年03期

9 刘新;;观展六章(下)——“五彩广西·2004漓江画派艺术展示月”印象追记[J];艺术探索;2005年03期

10 钟涛;;写生在漓江画派形成中的作用[J];艺术探索;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雯;“漓江画派西藏 山东行”作品展在邕举行[N];广西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昆邋通讯员 李静;漓江画派:走向世界的响亮品牌[N];光明日报;2008年

3 黄格胜;“三大法宝”助推漓江画派描绘文化发展蓝图[N];美术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张亚萌;漓江画派异军突起[N];中国艺术报;2012年

5 黄格胜;打造“漓江画派”的必然性和可行性[N];广西日报;2004年

6 邓亚平;漓江画派异军突起[N];经济参考报;2005年

7 记者  刘昆 通讯员  刘锐;漓江画派业已成军[N];光明日报;2006年

8 记者 李伟东;“漓江画派”发展壮大引起全国瞩目[N];广西日报;2006年

9 严长元;漓江画派大规模进京[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谌强;聚京桂名家 说漓江画派[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海涛;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塑造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任志远;漓江画派桂林创作基地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4年

3 杨二龙;山水情,民族魂[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

4 韦俊平;基于ASP.NET的漓江画派专题学习网站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11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211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a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