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解析写实油画中的理性和感性

发布时间:2017-11-22 18:23

  本文关键词:解析写实油画中的理性和感性


  更多相关文章: 油画 理性 感性 形体 色彩 光线 笔触 伦勃朗 委拉斯贵支


【摘要】:艺术是在人类漫长历史中演化出来的精神产物,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自然也有属于它的时代和它应处的地位。每一个时代都有着鲜明的符号印记,述说着不同于其他时代的主题。在油画的发展历史中,画作中人物的生命力、艺术性从何而来,源于什么表达什么,都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赏析品读。艺术的时代性也决定了艺术家们往往会将时代的科学成果带入他们的作品里。19世纪末的印象派将光与色彩的科学观点带入自己的绘画领域,而写实油画虽受到冲击却因为有着无法替代的审美特性和价值,让它成为了油画中不可动摇的中坚力量,有着磐石般的地位。400年前由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后,写实油画也渐渐地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但随着写实创作进入“照片式的创作模式”,艺术家只注重油画写实的技法,盲目的追求逼真,却丧失了内在精神的刻画与传达,失去了艺术的精神魅力,更加丧失了写实肖像画中人物本身的精神和韵律。艺术创作的过程应是艺术家用自己的审美取向将对象的精神灵魂与艺术语言结合的过程。那么写实油画人物神韵究竟如何通过颜料和笔触跃然纸上,我们当然还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对巨人经典作品的分析来窥视一二。文章首先在回顾人物肖像画的起源和分析当下发展的基础上,定义写实油画中的理性与感性。在越来越多的“照片式创作”下,我们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让精神领域同写实的技法一起“写”入绘画作品中。油画中的写实,是一种将感性的艺术语言理性表达出来的绘画方式,也就是写实油画中的理性和感性。油画中的理性和感性,简单来说,理性,即写实油画的技法,是理性的层面,比如光影和笔触等;感性,也就是我们最常说的人类的情感表达。写实油画是艺术家对人物对象内在精神面貌的理解和剖析后,进行主观再创造的过程,这样才能将油画中的绘画性和生动性充分表达出来。油画中“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就是通过“理性”的绘画方式真实的将客观人物的感受经过主观提炼而做出的客观反映。写实油画人物是用绘画技法来表现画家审美的取向和追求,是在客观真实基础上升华了的一种画家眼中的客观。因此写实人物油画是其“客观理性”和“真实感性”的结合。文章的核心部分则通过对写实油画人物巨匠的各个理性技巧方面的剖析,来分析油画的绘画技术如何结合审美和情感的体验从而上升到艺术的层面。形体的感性美,是艺术家们在对人物的形体、色彩、光影、内心情感的探索及思考后,运用这些写实油画的技法来表现画面的总体形体的节奏感,以吸引观众进入到他的感官世界。每一个画家都有着属于他的“形”和“感”,并且融于他的绘画作品里,与他的艺术风格密不可分,成为他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形体的塑造影响整个画面的构成,进而也就影响了整个内心情感的描绘。不同的姿态、不同的“形”,就会产生不同的“感”。油画肖像中所要表现的感性一般是通过各种绘画技法呈现出来的,其中一种便是色彩,色彩是画面氛围的烘托者,是大师们渲染意境、传达情绪的媒介。无论是丰富的色彩,还是统一的色调情绪都来源于生活,色彩的运用得当不仅仅是丰富画面的魅力,更是让人更好地投入在绘画作品的情感之中,突出主题情绪,色彩与情绪的搭配就相得益彰。对生活体验、升华后,在自己的审美体验下,运用油画色彩的多种技法和理性的色彩理论将触动自己内心对象的形象描绘下来。光线可以说是整幅画的造型基础,尤其是在写实肖像油画中。无论是在描绘客观真实的形象还是人物内心的情感,在风格和光的运用与表达上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审美取向。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光影其实还承担着烘托画面的气氛和氛围,传达作者的主观感受,以及真实的描绘出人物对象内心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光影技术和理论的掌握,以及主观的处理在绘画上传达自己的感官世界。这就是所谓的理性与感性在画面中的表达与融合。这种光影塑造起来的画面感也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绘画中的笔触不仅起着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绘画者的情绪宣泄。通过对伦勃朗作品的分析,发现单纯的笔法技巧也是感性表达的一种方式,其表达是通过主观来控制的。根据最开始自己想要表达的目的,用笔触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特征,经过时间的积淀和内心情感的探索,它会越来越贴近真实的自然。理性与感性本就是相辅相成的,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直到理性与感性融合。最后,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自己毕业作品——“童年”。在创作中不难发现,人物的内心表达,与形体、笔法技巧、色彩、光影密不可分。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写实油画作品选[J];新美术;2006年06期

2 王筠;;中国写实油画——在探索中走向成熟[J];中国拍卖;2007年01期

3 戴艳;;读写实油画[J];红河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崔雪冬;;再现与表现——浅论写实油画的发展特征和艺术原理[J];内蒙古艺术;2007年01期

5 杨书静;;浅谈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邓亮生;;论中国写实油画语言的当代性转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1期

7 李喜成;;论照片的利用给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带来的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李绍岩;;中国当代写实油画面临的几个问题[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6期

9 张慧君;;谈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J];才智;2009年13期

10 何謇;;困境与机遇——中国写实油画的现状[J];艺海;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力;写实油画:与艺术市场同路而行[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丁绍麟;“写实油画”:谁在画?谁在买?[N];上海证券报;2006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稳健的写实油画市场[N];深圳商报;2012年

4 常颂;中国写实油画拍卖价格可以走多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唐永明;复兴中的美国当代写实油画[N];美术报;2013年

6 朱春林;对写实油画的思考(一)[N];山西日报;2013年

7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二级美术师 教学部主任 牛春林;对写实油画的思考(二)[N];山西日报;2013年

8 朱虹子;高手云集,写实油画会师上海[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陈辉;写实油画受到藏家青睐[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辽宁 潘自锋;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与展望[N];美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晓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写实油画语言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林世元;写实油画中的朦胧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跃;谈写实油画中的节奏与韵律[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素云;写实记录时代—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吴抗;对20世纪初期中国写实油画的认识与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飞群;逆光在写实油画中的运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王月;论写实油画在中国的流变[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潘自锋;写实油画存在的意义及其价值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爱明;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发展之我见[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8 赵婧;多元艺术背景下的写实油画教学[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艺馨;心灵的视觉—写实油画的时空艺术性[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10 陈晓;80后与写实油画[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15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215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