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洋风—清代广东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西洋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23:23
本文关键词:南粤洋风—清代广东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西洋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广东西洋画 庭院生活与家庭娱乐西洋画 茶叶贸易西洋画 瓷器贸易西洋画 广东农村生活与市井生活西洋面
【摘要】:清代,由中国本土画家所绘制的广东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题材西洋画是17世纪末至18、19世纪,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是反映中国社会百态的大百科全书。在当时西方人梦幻般的想象中,远在东方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度,中国的君王是世界上最开明的君主。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的欧洲人渴望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广东地区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为题材的西洋画作品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自明清之际中西商品贸易与文化接触肇始以来,中西图像交流日趋活跃。从广州出口的西洋画在百年历史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轨迹。笔者囿于闻见,受图像材料有限制约,在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两大主题框架内,暂细分出“广州行商庭院生活与家庭娱乐题材西洋画”、“瓷器贸易西洋画”、“茶叶贸易西洋画”、“广东农村生活与市井生活西洋画”四个相互联系的图像门类,旨在从图像历史背景、图像粉本流传、画面风格演变、绘画材料变化,四个主要方面对广东社会生活与生产西洋画做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清代的广东远离北方政治中心,又远离正统派画家云集的烟雨江南,所以出自广东地区的西洋画作品并不为人们所重视。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许多中国学者也跟上西方学者的步伐,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新颖的学术领域,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与相关著作。笔者认为,美术史研究的精神在于发掘被遗忘的历史片段,对特定时代、特定地域内的艺术演进过程做细节性地重构,不因其传世作品留散海外,与传统绘画审美意趣迥异而忽视其在画史中的独特意义。清代广东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西洋画的出现无疑构建起了一座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图像交流的重要桥梁。本文将试用图像学与社会学分析方法,管窥广东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题材西洋画的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0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泽益;;清代广东洋行制度的起源[J];历史研究;1957年01期
2 胡光华,孙恩乐;中国最早的油画家史贝霖[J];美术观察;2002年03期
3 胡光华;;钱纳利与19世纪中西绘画的交流[J];美术研究;2009年02期
4 郑冬青;彭银;张金萍;;贵州贞丰县龙井村白棉纸制作工艺调查及纸张性能研究[J];四川文物;2014年02期
,本文编号:1227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22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