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恽南田“逸品”说的实践性与融贯性考察

发布时间:2017-12-11 20:34

  本文关键词:恽南田“逸品”说的实践性与融贯性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逸品 恽南田 南田画跋 向壁虚造 申论 文则 画学 恽寿平 中国书画 逸格


【摘要】:正作为恽南田画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逸品"这一范畴在《南田画跋》中反复申论,内涵至为丰富。拙文《"没踪迹处,潜身于此"——恽南田"逸品观"解说》(载于《中国书画》二○一六年第七期),即集中在"逸品"观念内涵的讨论,亦即"何为逸品"的问题视域。本文则尝试讨论恽氏学说中"如何达到逸品"这一问题视域。而这一颇具"实践性"向度的视角,实际上是恽氏逸品说在绘画美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恽氏逸品说并非向壁虚造、欺人惑世的空疏言论甚至文字游戏,大体有两个原因。其一,恽氏反复申论"逸品",实际是对当时画坛存在的流弊的反驳。时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俗际个世逸视是原的因在性逸文论七解处申『素绘』品则,期说,论逸笔毫对因空恽之画向』草,品作尝亦),(》潜即载身内』这为集于于涵度这的一无当。疏氏一试即美学时一其言逸的夫画,论品『的坛恽甚说逸『存氏至并格潦在反文非。草『何为逸品一恽』工讨论视恽问题史视中角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宁;;《逸品》[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周宇峰;谢萌;邹昌锋;;早期的逸品画理论初探[J];大家;2010年23期

3 傅合远;论“逸品”审美内涵的历史深化与发展[J];文史哲;2002年05期

4 刘墨;逸品唐昌虎[J];美术之友;2005年02期

5 于志强;;从“逸品”画探源“神韵”说[J];电影评介;2006年13期

6 施建中;;隐逸与逸品[J];艺术百家;2006年01期

7 孔耘;;逸品说[J];文艺研究;2006年11期

8 范迪安;;现代逸品——读武艺近作[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唐人亦;;极等逸品[J];艺术与投资;2006年08期

10 徐浩;;说“逸品”[J];中国书画;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振祺;;元钱逸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昌友;“逸品”解读[N];美术报;2012年

2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教授 著名水墨画家 潘公凯;从神品到逸品[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范茂震;书画逸品的三种境界[N];中国商报;2002年

4 薛永年;当代逸品[N];文艺报;2006年

5 薛永年;当代逸品[N];美术报;2012年

6 近僧;逸人逸品[N];美术报;2012年

7 王鲁湘 霍春阳;当代逸品——感受霍春阳的花鸟画境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8 ;逸品升格的艺术哲学意味[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金维久;山水画,,逸品为上[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听海;工诚逸品陶瓷基金:“盈”在起点[N];中国文化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杜觉民;隐逸与超越[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玄墨;浅论文人画山水的逸品画风[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2 范朋杰;从黄慎的《寻道图》浅论“逸品”精神在写意画创作中的当代意义[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3 谢萌;“逸”辩——唐宋时期“逸品”画问题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常潇;元代山水画逸品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斌;逸品地位的确立与宋代文人画的兴起[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年

6 冀萍萍;元代园林题材“逸品”山水画的审美取向及后世影响[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7 初冬;逸之“情逸”[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立;超俗拔韵的“逸”[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海涛;中国山水画审美理想演变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279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279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3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