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李可染与《万山红遍》

发布时间:2017-12-11 23:18

  本文关键词:李可染与《万山红遍》


  更多相关文章: 万山红遍 李可染 沁园春 美术史家 中国画艺术 毛泽东诗词 象征意义 从化温泉 画题 中国当代美术


【摘要】:正一、智慧:以象征意义不容歪曲的《万山红遍》回应"江山如此多黑"的酷评美术史家的研究表明,自1962年到1964年,画家李可染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的意境,创作大同小异的山水画《万山红遍》七幅。这些作品在当时家喻户晓,产生了极大影响。《万山红遍》的立意与艺术手法,正如画题显示的那样,突出在一个"红"字上。画家选朱砂为颜料。朱砂为大红色,有金刚和金属的光泽。由于朱砂的大片使用,画面笼罩在一片红色的海洋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J212;K825.72
【正文快照】: 也夹着杂音,比如有人非难其“满”、“歪”、“黑”,一、智慧:以象征意义不容歪曲甚至讥之为“江山如此多黑”。对此,时任中央工的《万山红遍》回应“江山如此多黑”艺美术学院第一副院长的张仃撰文为之辩护,其的酷评中这样写道:“认为可染画得太黑了,若指笔墨而言,中国画的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可染;;万山红遍[J];北京人大;2014年01期

2 汪天行;熊纬;;万山红遍[J];歌曲;2013年06期

3 唐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J];检察风云;2005年20期

4 魏海林;;萍乡《万山红遍》事件始末[J];炎黄春秋;2011年08期

5 滕先程;画龙点睛[J];美术;1962年04期

6 清彻;评价作品要恰如其分——对《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文的意见[J];美术;1964年02期

7 邓庆生;;在这万山红遍时——六盘山麓采籽抒情[J];朔方;1984年12期

8 王鲁湘;程雅琪;;万山红遍[J];中华手工;2013年01期

9 闻山;;“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喜见新民歌的影响[J];诗刊;1958年11期

10 刘年武;;万山红遍[J];宝藏;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董超标 聂伟;“万山红遍”靠什么顺利“扩红”[N];新华日报;2009年

2 刘晓林;《万山红遍》缘何天价成交?[N];证券日报;2012年

3 中国美院博士 闻松;2.9亿元的《万山红遍》:溢价的判断和虚高的拍卖[N];东方早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张娟;李可染《万山红遍》5年涨了8倍[N];中国商报;2012年

5 刘文杰;李可染《万山红遍》存世几幅[N];人民政协报;2003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孙宏阳;五年后将重现万山红遍盛景[N];北京日报;2013年

7 黄鑫 温烨 本报记者 王宁;看万山红遍[N];贵州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运高;万山红遍[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280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280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a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