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继承与创新
本文关键词: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继承与创新 出处:《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中国画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洗礼,在各个朝代的更迭和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传承和发展,在不同思想兴起和文化传入中碰撞,中国画在历史的发展中更加注重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继承先人的绘画技法和理论,在前人的艺术成就之上进行创新并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绘画上进行了有效的革新,使绘画的面貌焕然一新。本文通过梳理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发展过程,并概括总结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表现形式,进而分析了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新特征,说明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与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题材的冲突,从而引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继承与创新,主要根据本土再现的继承与创新,曲折继承中的创新以及西化环境下的创新这三点来归类,并选几位在当代画坛有代表性的画家重点介绍,以他们在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继承与创新的探索实践为例,以点带面的来透视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继承与创新。最后是我对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继承与创新的感悟,并说明继承与创新是绘画发展的不变定律。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锦琪;董红普;;构建传统与现代接轨的平台——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现代性思考[J];国画家;2004年05期
2 宫建华;;论“工笔重彩”画的文学观照[J];美术观察;2006年12期
3 ;全国小幅工笔重彩作品展作品选登[J];美术大观;2008年11期
4 李洪涛;;《五月》中国画[J];美术;2009年07期
5 罗敏;;浅谈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材料发展[J];大舞台;2011年03期
6 赵丽艳;;浅谈现代工笔重彩中的“制作”[J];大众文艺;2012年12期
7 田忠利;;田忠利作品[J];美术向导;2013年03期
8 潘洁兹;打破传统偏见,复兴工笔重彩[J];美术研究;1980年03期
9 李子侯;;颢颇女(工笔重彩)[J];新美术;1986年04期
10 李钟录;;工笔重彩人物画技法述要(连载·二)[J];美苑;1987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玉龙;中国工笔重彩花鸟艺术的历史新篇章[N];文艺报;2005年
2 首席记者 史洪斌;全国小幅工笔重彩作品展开幕[N];盘锦日报;2007年
3 马紫薇 史谏;精谨沉厚 意逸境深[N];中国改革报;2013年
4 颜慧;中国油画·工笔重彩·水墨肖像艺术展开幕[N];文艺报;2007年
5 本刊记者 张亚萌;我们的主题是对话[N];中国艺术报;2007年
6 孙琪;工笔重彩绘羽尾 精描细画刻神貌[N];中国集邮报;2014年
7 潘}\兹;美的使者[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潘洁兹;给花鸟以生命的人[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潘}\兹;给花鸟以生命的人[N];中国艺术报;2012年
10 潘洁兹;给花鸟以生命的人[N];中国艺术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佳懿;论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当代中国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影响[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2 江琳;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继承与创新[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3 于慧;浅谈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装饰性美感[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吴文静;浅析古今工笔重彩之色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贾钦高;试析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造型与色彩的表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阳;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肌理表现技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菲菲;当代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绘画中的服饰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龚文倩;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线与色[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颖;潘}\兹工笔重彩观探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段军强;试析岩彩在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的运用[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4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33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