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析在山水画中对陕北民居的表现

发布时间:2017-12-26 09:50

  本文关键词:浅析在山水画中对陕北民居的表现 出处:《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陕北民居 窑洞 笔墨 构图 新材料


【摘要】:在历史变迁中,产生了许多以地域特征为代表的民居模式,进而发展为不同的民居文化。陕北民居即是这些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随着山水画的发展,表现题材也越来越广泛,陕北民居逐渐在山水画中成为表现的对象,探究其发展不仅可以帮助了解这些表现方式的历史背景和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更可以指导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为陕北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民俗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陕北民居形成了以窑洞建筑为主的村落民居形态,在山水画中对陕北民居的表现也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对比不同时期代表画家的作品,重点阐述了山水画中陕北民居表现地位的演变:经历了出现、解放初期逐渐形成的“点景”表现以及改革开放后“点景”与“主体”表现共存等发展阶段,梳理了这一题材的发展脉络。本文从窑洞意象的提炼与表现、笔墨语言的多元化、构图方式的不拘一格和新材料的创新使用四方面来分析在山水画中陕北民居的表现。通过对这一课题的探究,对陕北民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建筑形态,而是陕北的一个文化符号,一种生活艺术的体现。陕北民居在山水画中起步虽晚,但随着山水画的发展已经渐渐展现出其自然纯朴的气息和丰富的感染力。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瑞峰;姚野;;传统民居文化对现代民居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11期

2 翟辅东;论民居文化的区域性因素──民居文化地理研究之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4期

3 翟辅东;论民居文化的区域性──民居文化地理研究之二[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5期

4 张得水;杨东昱;程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河南古民居的保护——基于对豫西北民居的调查[J];文物建筑;2013年00期

5 任辉;感悟穆斯林民居的文化特色[J];中国穆斯林;2005年04期

6 刘婷;;传统民居文化中的意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7 陈文捷;陈红玲;方燕燕;;特色古民居文化的继承与保护性开发[J];商业时代;2007年36期

8 李斌;;江南水乡民居建筑文化的回归[J];艺术教育;2010年11期

9 聂森;;论民居装饰艺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继承与发展——以黔北民居为例[J];艺术.生活;2011年04期

10 姚令华;;探析豫南民居的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2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良文;;试论传统民居的经济层次及其价值差异——对传统民居继承问题的探讨之三[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2 蒋维锬;;凸现莆仙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曲薇;曹慧玲;陈伯超;;浅谈河北民居的院落[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黄家瑾;黄诗迪;黄菲菲;;试论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传承[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李天骄;王亮;;从东北地区汉族民居与满族民居的共性看建筑文化的生命特征[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万民;;论三峡民居的文化品质[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皮喜荣;郝少波;;民居建筑文化研究中的主体感知和主体价值——以鄂西北传统民居风貌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经明;;民族民居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李彩标;;浅谈诸葛村民居的保护与利用[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佟裕哲;;民居文化与创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娉 见习记者 汪蕾;进一步加强古民居保护工作[N];咸宁日报;2005年

2 骆展胜;我区民居文化保护试点项目获得成功[N];广西日报;2007年

3 周兵 李向东 周红;传承特色民居文化 创建西部魅力村镇[N];中国民族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邵长春 通讯员 胡杰卫;如何让传统民居变成旅游财富?[N];海南日报;2014年

5 记者 陈斌;让传统民居文化绽放异彩[N];重庆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艳;“围城”中的古民居[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记者 吕宝林 李天伦;胡氏民居对外开放[N];甘肃日报;2006年

8 韦月红;广西民居文化保护试点获成功[N];中国建设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蔡传斌 通讯员 张尚锋;转瞬即逝的老民居亟待保护[N];玉溪日报;2013年

10 赵颐柳;台湾的传统民居[N];中国民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斌;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刘治龙;东北民居空间演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董黎;鄂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解析与居住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顾蓓蓓;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赵西平;西部传统夯土民居建筑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江净帆;空间中的社会教化[D];西南大学;2010年

8 宾慧中;中国白族传统合院民居营建技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谭良斌;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再生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静芳;江西徽式民居雕饰艺术特点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段傅瀚;衡南古民居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崔曼丽;从住居学角度研究无锡传统民居[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孙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5 闫冬佳;晋中传统民居在现代生活模式下的更新探索[D];山西大学;2013年

6 苏月;潜在建构机制与控制法则[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刘丽;大理白族民居彩绘的审美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赵兰若;安多藏区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陆磊磊;传统夯土民居建造技术调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刘伶俐;昭通传统民居空间形态与建造技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36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336787.html

上一篇:遭受攻击的艺术  
下一篇:朱雅辉作品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f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