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刊戏曲插图本考述
本文关键词:明刊戏曲插图本考述 出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有明一代大量精美的戏曲插图本被刊刻是中国古代出版史与戏曲史上的典型现象。据统计,现存明刊戏曲插图本有剧目159种,版本369种,涉及了当时所有的戏曲文体样式与版本形态:从文体看,有杂剧、戏文与传奇三类;从版本形态看,有单刻本、选集本与别集本。大量刊刻的戏曲插图本促进了戏曲的阅读,为剧本提供了新的阐释,带来新的接受,在某种程度上插图形态之演变也意味着戏曲的雅俗之变。
【作者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105)
【分类号】:I207.37;J218.5
【正文快照】: 作为图文共存的版本形态,插图本在我国图书史上源远流长,“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左图右史,图文并茂等提法昭示着插图本的重要性。鲁迅曾云:“降至明代,为用愈宏,小说传奇,每作出奇,或拙如画沙,或细于擘画,亦有画谱,累次套印,文采绚烂,夺人目睛,是为木刻之盛世。”[1]427此判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辽;我国第一部地市级文学通史——读《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J];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莫砺锋;;雨夜读书忆苏州——由《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引起的遐想[J];苏州杂志;2004年06期
3 眉山紫桐;;声音[J];青年文学家;2007年11期
4 徐大军;;如此插图与如何插图——《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的遗憾[J];博览群书;2006年08期
5 冯骥才;;带血的句号——插图本《三寸金莲》序言[J];民主;2001年03期
6 杜丹;浅析明代戏曲小说插图本中的视觉符号[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张鹏;张祝平;;浅析《西游记》明代插图本对孙悟空性格的阐释——以孙悟空的“跪拜”为例[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年01期
8 陈建平;;锐意创新 钩深致远——叶长海、张福海《插图本中国戏剧史》述评[J];中华戏曲;2005年02期
9 秦弓;;走进历史的深处——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10 章行;;文辞图像俱美 阅读赏玩均宜——读插图本《爱眉小札》[J];全国新书目;2003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南京大学文学院 赵敬鹏;插图本小说“阅读”中的文学与图像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岳洪治;《阿Q正传》有了木刻插图本[N];北京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徐宁;串起散落的文学珍宝[N];苏州日报;2005年
4 方希;自在吟唱[N];光明日报;2002年
,本文编号:1337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3372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