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地方意识与游冶品评——十七世纪金陵胜景图文形塑探析

发布时间:2017-12-26 23:09

  本文关键词:地方意识与游冶品评——十七世纪金陵胜景图文形塑探析 出处:《南方文物》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乌衣巷 十七世纪 文学书写 文人士大夫 徐熙 钟阜 淡彩 朱之蕃 郭存仁 樵歌


【摘要】:正一、明代之前的金陵胜迹之文学书写作为六朝古都的金陵,襟江带河,依山傍水,山水城林交相辉映,人文景致相得益彰。所谓"人物俊彦,文学昌盛",自古以来,名士文人多愿汇聚于此,赋予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情怀。乌衣巷高门大院中走出的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寓居定林寺完成《文心雕龙》的刘勰,泼洒"水墨淡彩"的南唐画家徐熙……文人墨客在这里尽情施展才华,演绎着他们的惬意人生,留下了绚丽炫目的文采风韵。
[Abstract]:One, before the Ming Dynasty's literary writing as relics of the ancient capital of the Six Dynasties Jinling Jinling, seat belt of river, river, city forest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so-called "smart character, literary prosperity", since ancient times, many celebrities may literati gathered here, given the city's unique humanistic feelings. Coleman Wuyixiang courtyard out of St. Wang Xizhi, son of Wang Xianzhi, lived to complete Dinglin Temple "Wenxindiaolong" Liu Xie, "splash ink and light color" the painter Xu Xi...... Men of literature and writing here to enjoy the talen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comfortable life, left a brilliant dazzling literary charm.
【作者单位】: 南京博物院;
【分类号】:I207.2;J212
【正文快照】: 一、明代之前的金陵胜迹之文学书写作为六朝古都的金陵,襟江带河,依山傍水,山水城林交相辉映,人文景致相得益彰。所谓“人物俊彦,文学昌盛”,自古以来,名士文人多愿汇聚于此,赋予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情怀。乌衣巷高门大院中走出的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寓居定林寺完成《文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柏林;;走进乌衣巷[J];文史天地;2006年11期

2 陆华军;;乌衣巷[J];岁月(燕赵诗刊);2006年Z1期

3 高安宁;沈忱;;乌衣巷[J];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2007年01期

4 陆华军;;乌衣巷(五首)[J];诗林;2007年02期

5 刘禹锡;;乌衣巷[J];时代英语(高一);2009年05期

6 孙红莺;;乌衣巷的时光[J];词刊;2010年05期

7 胡传经;;乌衣巷[J];词刊;2010年11期

8 葛玄;;乌衣巷[J];词刊;2011年02期

9 朱君;;乌衣巷[J];青年文学;1996年04期

10 庄筱玲;;悲欣交集的凭吊——《乌衣巷》的一种解读[J];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金铭;;做大做强陕菜要从一店一菜做起[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王国安;探访金陵乌衣巷[N];人民政协报;2000年

2 王国安;乌衣巷——秦淮文化的缩影[N];市场报;2000年

3 卫齐;没有文化味道的小区是乏味的[N];中国商报;2003年

4 ;十佳老地名,,品味六种不同风格的南京[N];南京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郑轶;青奥会,讲述青春的故事[N];人民日报;2014年

6 薛冰;旧街新路话沧桑[N];南京日报;2007年

7 重庆市石柱县西沱中学校 罗继琼;让历史课堂诗意盎然[N];学知报;2011年

8 海梦;初放蓓蕾分外香[N];山西日报;2006年

9 省政协委员、淮安市政协副主席 荀德麟;美好江苏赋[N];新华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1339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339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c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