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谈绘画空间的建构—贾科梅蒂式的存在与罗斯科式的虚无

发布时间:2018-01-04 13:20

  本文关键词:谈绘画空间的建构—贾科梅蒂式的存在与罗斯科式的虚无 出处:《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存在 虚无 空间 贾科梅蒂 罗斯科


【摘要】: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萨特在他的著作《存在与虚无》里说道:“绘画是一种精神性的、心理性的活动和体现,绘画对象作为物质实体便是一种存在,存在是绘画对象的存在,绘画对象的存在是相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同时这种存在是承担着虚无的一种存在。”贾科梅蒂的线条和罗斯科的巨大色域便是呈现他们作品中存在与虚无的纯粹的介质与建构材料,营造出虚无的存在状态和存在的虚无本质,在画面中,视觉焦点的存在隐含了未见的虚无,虚无被藏匿到了艺术家所创造的更深远的空间中。事实上,正是意识中的虚无建构了存在,存在仅仅是让观众的眼睛寻找到可以栖息的存在物。本课题主要以研究二战后欧洲存在主义雕塑家及画家贾科梅蒂和同时期美国色域抽象表现画家罗斯科的绘画作品为启发,并结合当时四五十年代以海德格尔和萨特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分析两位艺术家对绘画绝对物象和其存在空间的观察、感知和表现的过程,探索线条与色块在画面空间中的表现张力。着重于一方面展现贾科梅蒂的独特观看方式和他对存在空间的实验探索,感知空间存在物并体现在画面中,形成贾科梅蒂式的美学绘画语言。另外一方面,美国艺术家罗斯科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改革了绘画的形式,通过二维的大色域绘画努力寻求一种纯粹的感情表达方式,在追求画面视觉张力的同时更注重对心理精神层面的解读和表达,体现存在者和存在空间的一种主客观状态,在创作过程中体现自身对对象的观看方式和理解,抽取出独立的纯粹绘画语言和极简的艺术形式探寻和构建画面存在与虚无的空间。文中主要采取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来进行本课题的探析,通过对贾科梅蒂和罗斯科的绘画语言进行分析,他们对绘画空间探索的同时向我们呈现新的观看视角,启迪我们自身的油画创作方式和独特的感悟,如何从自我的观看方式中感知存在物并体现在画面中,采取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探寻和营造画面空间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Abstract]:On the other hand , American artist Roko has made a new way to explore the existence and existence of painting objects , and to explore the existence and existence of painting objects .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力;贾科梅蒂:广场上的孤独者[J];美术观察;2001年09期

2 李婷;;相像:现出和消失之中的模棱两可——贾科梅蒂后期人像分析[J];美苑;2007年06期

3 李婷;;直观和现象——贾科梅蒂的视觉概观[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滕小松;;贾科梅蒂雕塑草稿的“瞬间叠加”[J];雕塑;2010年03期

5 赵楠楠;;贾科梅蒂的艺术隐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陈克;;疯癫的审视 贾科梅蒂创作心理探视[J];艺术界;2006年04期

7 张盼;;贾科梅蒂的世纪之影[J];颂雅风·艺术月刊;2012年12期

8 连醒;欧阳冬华;;浅析贾科梅蒂之《艺术家的母亲》[J];青春岁月;2013年04期

9 王琴;;瞬间与永恒——浅谈贾科梅蒂的艺术特色[J];美术大观;2006年04期

10 李鹏;;贾科梅蒂的距离[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钟禾;1.043亿美元 全球最贵艺术品诞生[N];中国商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延东;贾科梅蒂的现实与非现实[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翠霞;回到视觉本身[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宫磊磊;试比较罗丹和贾科梅蒂之素描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秦;贾科梅蒂与具象表现绘画[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5 叶霞;谈绘画空间的建构—贾科梅蒂式的存在与罗斯科式的虚无[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许力炜;以本质直观为轴心的静物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7 武晨明;关于视觉共约性的一次讨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8 李大同;“实现感觉”的绘画方式[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佳;艺术摆上天平—轻与重[D];天津美术学院;2007年

10 聂慧翔;浅析孤独与绘画[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378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378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f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