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与当代表达
本文关键词:中国画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与当代表达 出处:《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画创作 中国古代画论 文艺创作 文艺思潮 辩证关系 随类赋彩 石鲁 写形 美术创作 人物画创作
【摘要】:正现实主义作为与浪漫主义相对的一种基本创作手法,在文学艺术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狄德罗和莱辛强调艺术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辩证关系,与近代现实主义的文艺精神都具有较多的相通之处。在中国古代画论中亦有"写形""写生""图真""传神""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等概念,但作为一种真正自觉的文艺思潮、艺术流派与文艺创作方法,现实主义(Realism)是19世纪30年代后才逐渐广为人们所熟识的。
[Abstract]:Is realism and Romanticism as a relative of one of the basic means of cre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of.18 century Enlightenment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art on behalf of Diderot and Lessing emphasized the art according to nature but also surpas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the art spirit of modern realism has many similarities in ancient China. Painting is also "written form" "sketch" "really" "vivid" and "pictographic" "with the type of color" concept, but as a true consciousness of literary thought, art and literary creation methods, Realism (Realism) in 1830s after gradually widely known.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 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支持项目(编号:3341100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现实主义作为与浪漫主义相对的一种基本创作手法,在文学艺术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狄德罗和莱辛强调艺术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辩证关系,与近代现实主义的文艺精神都具有较多的相通之处。在中国古代画论中亦有“写形”“写生”“图真”“传神”“应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庆忠;中国画创作研究的视觉见证——001中国画创作学术研讨会综述[J];美术观察;2002年03期
2 张秋萤;若无新变 不能代雄——简谈李宝瑞的中国画创作[J];美术向导;2002年01期
3 ;黄河2001中国画创作展[J];国画家;2002年01期
4 张森;对当前中国画创作的思索[J];装饰;2004年12期
5 解安宁;中国画创作的陌生化思考[J];东方艺术;2004年S3期
6 毕建勋;;当前中国画创作的发展态势及其品评问题[J];国画家;2004年01期
7 丁厚祥;;中国画创作主体论[J];艺术百家;2006年07期
8 刘树允;王川进;;儒道释经学与中国画创作理论的联系[J];美术;2007年06期
9 刘宝水;;论中国画创作中“象”的形成与转换传承[J];美术大观;2007年08期
10 段彪;;论艺术市场化对当下中国画创作的影响[J];电影评介;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合影[A];'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钲;;中国画创作与打太极拳的艺术[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许祖良;;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的永恒命题[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4 许祖良;;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的永恒命题[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5 陶明君;;江苏中国画创作现状与审美型态[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6 李芹;;当代山水画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取向[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续鸿明 实习记者 胡立辉;以高水平作品引领中国画创作新风向[N];中国文化报;2014年
2 黄群翱;浅析中国画创作中的山水人文精神[N];吉林日报;2014年
3 朱安平;现代中国画创作之我见[N];文艺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静;数字化技术为画家创作提供便利[N];经济日报;2011年
5 徐涛;虚怀若谷是中国画创作的应有精神[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传斌;海底世界中国画创作感想[N];美术报;2011年
7 张月霞;“中国画创作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N];人民政协报;2006年
8 张培成;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N];东方早报;2014年
9 陈履生;高原要有海拔高度[N];美术报;2007年
10 许好成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京荣宝斋画院特聘专家;老许的思考[N];美术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敏;京剧元素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黄亚楠;中国画创作中的直觉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李海宁;浅析材料的多样性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郭天智;当代中国画创作中色彩现状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文杰;“繁”与“简”在中国画创作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6 焦隽;试论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司杰;谈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晓f^;新中国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陈艳;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中的人物表现[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李峰;论灵感思维与中国画创作的诗性追求[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88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388271.html